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2022-04-13 15: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欢迎阅读!
论语,孔子,为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正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孔子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为了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从而达到政治环境的安定有序。

孔子礼治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项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依据这些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言行,履 行义务。这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下是十分必要的。

二、为政以德

孔子在为政中同样主张“以德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其他行星自然而然地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归顺。要用道德教化感化百姓,让每个百姓遵守孝悌之意,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行,而非用严法来约束百姓。他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因此,统治者要想“正人”首先要“正己”这样才能为百姓垂范,令百姓信服,引领百姓走上正道。

“仁”是孔子道德伦理学说的核心,孔子主张实行“仁政”。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因此,统治者要首先具备这五种品质,才能成为百姓拥护的仁君。在选贤任能方面,也要遵循严格的道德标准。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渊》。任用贤才,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的人之上,是使百姓服从的重要条件,同


时也可以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

孔子认为“为仁由己”,强调自觉行仁。他认为仁并不难达到,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这种要求,内心有这种要求,并努力践履,就可以实现仁。孔子“仁”的思想体系,有两个基本内涵,即“修己”与“安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无论是“修己”还是“安人”都离不开仁,“修己”实质就是“求仁”“安人”实质则是“行仁”“修己”和“安人”二者之中,“修己”是本,“安人”是“求仁而得仁”之后的效用。因此,孔子思想从“修己”之道开始,心正而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心不正,身不修,又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因此,“仁”,也就是道德修养,成为儒家治国的必由之路。

在治国中,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和相互渗透的。仁是内心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礼的基础、灵魂,礼是仁的体现、落实。没有仁,礼就徒具形式;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同样,“道之以德”是“齐之以礼”的基础和手段;“齐之以礼”又是“道之以德”的目标和根本要求,“齐之以礼”还可以使民德归厚,也是“道之以德”的一种手段。

孔子的治国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他的治国思想未能得到充分实施的原因。他过分强调了道德教化和礼制,而不推崇使用法律等强制措施约束人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从根本上是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的。孔子推行仁政,而并不是每个君主都是仁君,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民,巩固政权,并不会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化人民,他们倾向于用一种更加直接的手段——刑罚,使人民臣服,运用武力使四方归顺,因而德治只能说是法律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单单作为治国的根本。

孔子像事件看法

对于孔子像搬离天安门的事件,网上众说纷纭,大多怀疑其中掺杂着太多政治用意,然而不论是否存在政治用意,不可否认的是,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始祖,千年以来一直受到国人的尊敬与景仰。

由于网络控制原因,我们现在很难了解到“立像”与“撤像”的原因始末,然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孔子文化是受到世界人民承认的优秀文化,否则就不会有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建立。我们常说在认识一种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家文化毕竟发源于封建文化的土壤,难免有其时代的烙印,这就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看待它。在新文化运动和文革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全盘否定了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每一次否定都是对一种文化信仰的抹杀,因而,我们的信仰越来越淡薄,我们的心才越来越浮躁。中国现在之情形之所以缺乏信仰,过于浮躁,在前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太容易受到政治宣传和领袖任务的鼓动,而后期却是由于我们被抽离了革命的精神信仰而盲目碰撞的结果,因而,我们看见人浮于事,我们见义不为冷漠处之,我们争名逐利自私利己,我们互相谩骂自以为是„„

不论是“立像”时人们所说的“愚民政策”,还是“撤像”以后猜测的政治倾向变化,我们都太容易把一个事件进行简单化的归类。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如果缺乏了“三思而后行”的精神,根本就无法“立信”,更不用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据考证,当今人们的幸福指数甚至不如宋朝,为什么科技高度发达,生活其方便的今天甚至比不上一千多年前的朝代?也许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物质欲望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或许才是现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吧,欲望随着选择的增加而倍增,而精神上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何其可悲!

当然,我们不能过分苛责人民如何如何,拥有一个为人民所信服的政府也是政通人和的关键。人民怨声载道无处倾诉反而压制,这只是回避问题、激化矛盾的不理智的做法。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恭、宽、信、敏、惠”也是每一个心里装着人民的政府应有的品质,也是真正能够使人民信服的品质。我们不需要动不动就谈道路、谈主义,我们需要的是寻找一个脚踏实地的理由,让我们感到幸福以及获得真正自由的理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37748ee08a1284ac85043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