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2023-01-05 00: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原始社会——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欢迎阅读!
原始社会,教案,初中,政治

原始社会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原始,低下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 2 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3、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奴隶制到了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4、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6、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7、资本主义历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主要标志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说明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

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趋势。

1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教学方法: 设问法、较法、分析归纳法、列表图示法。 教时安排:8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代社会 一、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原始社会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理解、掌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懂得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关系的含义。 教学方法:

解析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一)课前预习指导。 1 旧知识复习提示。

2 从历史课中了解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最早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二)预习、练习。

1、原始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有哪些? 2、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含义各是什么? 3 原始社会是不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二、课内学习指导。

教学思路:围绕练习展开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点拔) (一) 新课教学。

1、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板书) 【读书指导】P45页。

1)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主要有哪些?(提问学生) 石器 火的使用

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2)学生讨论“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怎样?” 3)什么是生产力?有哪些要素? (板书)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 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劳动对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59691b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