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翻译赏析

2022-08-29 09: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山店,登登,古诗,赏析,山路

古诗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翻译赏析

《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前言】

《山店》是唐代诗人卢纶(一说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诗人深夜投宿山店所见所闻的描叙,抒写经过艰难山路跋涉见到优美山景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暮程倦客,希望有店投宿。次句写疑若路穷,只听到四处潺潺溪流倦意顿消。三四句写数声犬吠,几点松火,山店已然在望。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人物的行动贯串其间,通过人物行动和颇具特色的景物的结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富有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登登:上山的脚步声。行时尽:走完了上山的小路。 ⑵决决:山泉水流声。

⑶松火:即松明之火,古代人们劈松木代替蜡烛照明。隔秋云:与秋云相隔。 【翻译】

伴随着登登的脚步声走山路经常走到尽头,一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山涧泉水的流淌声。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狗被惊得汪汪乱叫;隔

1


着秋天的薄云,能看到山中客店用松枝点燃的火堆。 【鉴赏】

这首诗一说王建作,但是不少选本都将它收在卢纶名下,此处暂且从之。

诗题名曰《山店》实际上那行人尚未见到“山店”的屋宇茅舍,更没有下榻在“山店”“山店”与行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尽管这样,它在行人的心中已经点燃了希望之光,激起了难以抑制的向往之情。且看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方法。

人们走在平原上,视野开阔,目力所及,远近距离心中亦大致有数。如若有人还有翻山越岭的经历,就知道那情景、那感受完全不一样。走近山脚,迎面是山,再往前走,前后左右皆是山,看上去似乎很近,可是走起来,山回路转,崎岖曲折,绕了半天,还在那座山里,再回头一看,似乎也并没走多远,这样反复几次,人也累了,心也急了,于是乎心中不由地冒一个问题:何处是尽头,何时到尽头?诗的第一句:“登登山路何时尽?”便非常简洁地写出了这种心境。登登,行路声;这种声音给人一种艰难疲惫、单调沉闷的感觉,而这正是旅人此时的感觉和心情。诗的第二句承第一句而来,决决,溪水流淌的声音。又《说文解字》“决,水流行也”。所以“决决”二字摹声又兼写形,表现了诗人选词造句的精巧。由于山峦叠嶂,泉水多,溪流长,所以“决决溪泉到处闻”。山间溪流水位落差大,流速急,才有“决决”之声。如果溪水流出了山,泄入平地,也就变得缓慢而无声息,因而那“决决”之声,仿佛也在告诉行人山路未尽。



2


路未尽,仍须行。诗的二、三两句之间有一处省略,那就是行人在曲折难尽的山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在夜色苍茫,匆匆低头赶路之际,忽然听到几声犬吠,不觉停下了脚步,仔细倾听,可又别无动静,只听得山风阵阵,木叶萧萧。行人不觉顿悟,原来就是这“风动叶声”使得山犬惊吠,可见山林是多么的寂静,不过既有犬吠,也该有人或人家,于是他又迈开脚步,走着,走着,果然发现了“几家松火隔秋云” 的景象。松火,即燃Org松油柴以代烛的松明火。走了一整天,旅人早已疲倦不堪,亟盼住店,此刻,那闪耀的松火虽然还隔着秋山雾霭,要走近也并非容易,但毕竟是看见了希望之所,盼到了歇宿的“山店”。只有历尽山路的艰辛,才知道此刻的快乐。旅人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这首诗没有用什么比兴手法,它主要描写山间行人的所见所闻,同时采取或虚或实的手法,将人物的行动贯串其间,通过人物行动和颇具特色的景物的结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变化,给人一种身历其境、情随境迁之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491cea6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