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

2023-05-04 03:4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欢迎阅读!
等额,本息,本金

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举例:

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年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233.14元。

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以上例为基础,一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应支付利息700200000×4.2%/12),支付本金533.14元,仍欠银行贷款199466.86元;第二期应支付利息(199466.86×4.2%/12)元。

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r,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1+r)-X

第二个月(A(1+r)-X)·(1+r)-X=A(1+r)2-X[1+(1+r)]

第三个月((A(1+r)-X)·(1+r)-X)·(1+r)-X =A(1+r)3-X[1+(1+r)+(1+r)2] nA(1+r)n-X[1+(1+r)+(1+r)2++(1+r)(n-1)]= A(1+r)n -X[(1+r)n-1]/r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 因此有 A(1+r)m-X[(1+r)m-1]/r=0 由此求得 X = Ar(1+r)m /[(1+r)m-1]


等额本金

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适合于有计划提前还贷。 等额本金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

举例来说,同样是从银行贷款20万元,还款年限15年,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每月需要偿还银行本金1111元左右,首月利息为918元,总计首月偿还银2200元,随后,每个月的还款本金不变,利息逐渐随本金归还减少。

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一种计算非常简便,实用性很强的一种还款方式。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由于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例如如中国银行。

等额本金还款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季还款额=贷款本金÷贷款期季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季利率 如:以贷款20万元,贷款期为10年,为例: 每季等额归还本金:200000÷(10×4=5000 第一个季度利息:200000×(5.58%÷4=2790 则第一个季度还款额为5000+2790=7790元;

第二个季度利息:(200000-5000×1)×(5.58%÷4=2720 则第二个季度还款额为5000+2720=7720 ……

40个季度利息:(200000-5000×39)×(5.58%÷4=69.75 则第40个季度(最后一期)的还款额为5000+69.75=5069.7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7218a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