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乐”作舟

2022-08-02 14: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海无涯“乐”作舟》,欢迎阅读!
学海无涯,乐”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海无涯作舟

作者:张伟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2年第0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话题。《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发现,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在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蕴含着许多有利于激发、形成和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的因素和方法。 一、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

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是人类的本能。儿童生来就有对动听、悦耳的声音的好奇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其音乐兴趣的前提。作为音乐教师,应了解儿童与成人对音乐兴趣的差异,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记录这样一个案例:他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带一个孩子去郊外散步,看到树上有许多唱歌的小鸟,孩子被这美妙的音乐迷住了,也用一种甜美的声音来回应小鸟的歌唱。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音乐美感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参与和体验,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极大满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 二、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

对于音乐学习,不同年龄的学生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理解。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儿童的音乐学习,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只能使音乐教学陷入理性的泥潭。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对其所聆听的音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发挥,而不是勉强学生进行联想,或是由我来作标准答案式的讲解。这样,学生就可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不仅把该学的知识都掌握了,还能提高自身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有效的鼓励与引导,将音乐与体态律动尽可能自然地整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外部动作与内心体验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保持学生稳定而持久的音乐兴趣。 三、让学生体验(yue)”即是(le)”

学生喜爱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如果音乐课让他们感到比数理化等学科还要枯燥,还要艰难,那么学生厌烦音乐课则是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5721ea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