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粟敏)

2023-02-07 22:3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粟敏)》,欢迎阅读!
性行为,对待,幼儿,正确,攻击

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事物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的一种表现,历来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所重视。 现在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而父母大多数都是八零后,他们会常把一切的爱都倾注在自己孩子身上,对孩子百般爱护、关心,想方设法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是霸道和无理的要求,这种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孩子入园后这种现象更能明显的表现出来。现在人们错误地认为在未来社会,将幼儿的“攻击性与“竞争性”相提并论。他们认为攻击强的幼儿“富有竞争性”,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会“被人所欺负”。 就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不去制止而且还夸耀自己的孩子棒;有的家长则不以为然,听之任之,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助长的趋势。有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常对孩子说“如果你在幼儿园被人家欺负时,你就狠狠地揍他。”这样易于纵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事实上,攻击性与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性完全是两码事。竞争性是一种富有超前性、自我挑战性及创造性、独立性的精神。富有竞争精神的人的确有一种不甘落后的“攻击意识”,但是这种“攻击”是有限的,一旦超出就不成其为竞争性了。相反,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或机体造成危害,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有相关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与同伴之前的关系较差。大多数孩子会对其持一种拒绝的态度,他们一般会做出:“我不跟你玩,因为你总是欺负小朋友。”“我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表扬”。由于此类幼儿爱惹是生非,故而也不易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可想而知这类的孩子长期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之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很大的限制。 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常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喜欢动手打人,经常惹事生非,爱欺负别人。2、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时常发出尖叫声。 3、好斗性强,平时话多,爱与别人争论。 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自尊心强,当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时,他爱与别人争论。 一、要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 2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特别是小班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好的他们去模仿不好的他们也会去模仿。 3、强化的作用及心理因素 当一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默许或赞同时,他的攻击性欲望会有所增强。例如:当一个孩子偶尔几次使用攻击性行为抢的别人的玩具后,他的这种行为在他的脑海里得到强化,他就会认为只要使用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理不健全的幼儿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以正面疏导为主,而不宜再以刺激等去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

首先,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时很有必要的。例如: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例如:可设法让他明确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不受大家的欢迎。幼儿因年龄不成熟,思想理解有限,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意识,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欢迎的。

第三,给予榜样示范,或者直接交给孩子正确的非攻击性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研究所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运用攻击性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能想到解决冲突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与榜样示范或者直接交给其正确的方法。


如:成人要加强其自身修养,不要再孩子面前争吵、打架;另一方面,以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

第四、家园配合,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要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不让孩子看暴力影片,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教育要一致,奖罚分明。当孩子使用攻击性行为得到某种东西时,要对幼儿进行严厉的惩罚、批评,不要纵容孩子,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夸孩子能干,如:可以限制幼儿玩他最喜欢的玩具等。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

第五,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出“不一致反应”,即对其攻击性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因此成人可以用不予理睬其攻击性行为和言语的方法使其达到目的,同时用温柔亲切的态度安抚被攻击对象。成人的这种冷热态度实际上也是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提供了费攻击性的榜样。

综合起来,对有其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日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这样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萌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7a5d6aa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