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2023-02-07 22: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欢迎阅读!
性行为,幼儿,攻击





教学资料范本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辑:_____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3




调查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

一、幼儿攻击性的原因

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对相关方面资料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安排不合理

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但在幼儿园中经常看到孩子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中活跃,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会出现打闹、争吵的现象。同时,班级活动内的分工也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当幼儿感到心里不平衡时,也会有发怒、打架等攻击性行为。

2.长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长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孩子从小基本由老人带,而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状态,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ceddbd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