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2023-02-08 18:3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欢迎阅读!
性行为,幼儿,攻击,分析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在幼儿园中,特别是年纪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尤为明显,一般表现为咬伤其他小朋友,推搡或踢打其他小朋友。稍大一点的幼儿会采取语言上辱骂加行为上的攻击。另外,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与人相处与交往,想得到某个东西或者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占有的时候,就会用攻击性行为去反抗。

2.家庭原因

在幼儿时期,家长的娇宠放纵,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

1 2




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必须予以纠正,通过早期合理的教育预防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正确看待,给予幼儿更多的包容与温暖,积极引导幼儿正确发泄情绪。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同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以此来引导幼儿通过从事此类活动来转移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与分享对幼儿进教育。例如,让没带玩具的幼儿和带玩具的幼儿一起玩,体验分享的快乐,并合理分配材料和场地,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秩序。 另一方面,与家长形成合力。教师要引导家积极改进育儿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分享,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幼儿正确交往的态度,教会幼儿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幼儿的无理要求绝不姑息迁就。

综上所述,在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时,考生可以借鉴上述内容充实自己的答题内容,选取适合的语句或者内容作为答案的一部分。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5fa707a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