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课堂笔记的认识及其记录方法

2022-05-06 06: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对课堂笔记的认识及其记录方法》,欢迎阅读!
课堂笔记,认识,及其,记录,方法

浅谈对课堂笔记的认识及其记录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而遗忘却是不可避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理论告诉我们:课45 分钟,学生大约只能记住75%48 小时后再测试则只能记住10%。为了防止遗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课堂笔记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课堂笔记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且使用效果也是大相径庭。鉴于这种区别,笔者认为可以将他们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不愿做笔记的。这一类之所以不愿做笔记是由于没有认识到笔记的作用和意义。 做笔记有四个有利于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光听不记可能会使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事物上去。记课堂笔记则必须要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二是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三是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如果不记笔记,复习时只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这样既费时间,又难得要领,效果不佳。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系统条理,又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四是有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知。笔记可以记下书本上没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这样不断积累,便会获得更多新知识。

第二类是不会做笔记的。这类学生已经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方法不好,记不下来。那么,应该怎样做笔记呢?

做笔记有两种常用的形式:标画批注式和笔记本式。所谓标画就是运用特定的符号如圈、点、线等标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其他关键性内容,批注就是将听课时需要补充的内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体会等补写或批写在教材的空白处。采用标画批注式笔记要注意两点:一是各种标记符号可以自己规定,但不能太多,要规范统一,保持稳定,贯彻始终;二是要先理解,再动笔,万不可似懂非懂时就下笔。

笔记本形式就是准备专用的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笔记本最好每门学科一本,不要几门学科混用一本笔记。可在笔记本每页的两边竖着画两道直线,分成三份。左边一份约三字宽,记项目用,起目录索引的作用;右边一份约占全页的四分之一宽,用作记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评价、感想、学习方法等;中间的一份最宽,最重要,用于记载学习的内容。明白了笔记的形式,如果再用上几个小技巧,笔记就会记得更快,内容也会更完整。

1.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如,细胞可用“C”表示,细胞核可表示为“C 等,这样可以记录得更快一些。

2.字要记得松一点,这样改正方便。

3.应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通常为红蓝笔,不要用铅笔记录。红色用于标记重点,蓝色用于一般的注释。还有一种笔就是彩笔(粗的,透明的),如果重点句就在课本上,就直接用它把那句涂下来。

4.记笔记要把握时机,即什么时候记。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教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第三类是笔记很好但成绩不高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他们进入一个误区,记笔记影响了听课的效果。

在推行素质教育前,笔者教过一个成绩很好的实验班和一个成绩很差的普通班,笔者发现这两个班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实验班的学生上课是边听边记,以听为主。当笔者讲到关键的地方,


学生的手才开始动,而且是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记录。通常是笔者讲完了,他们也听完了、记完了。普通班是什么情况呢?笔者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者讲完了,他们还没有记完。他们记笔记基本上是把教师的话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笔记本上。这样一来,学生上课光顾着记笔记了,顾不上听或者听得似是而非。课堂笔记本来是对听课的一种补充,其目的是为了使用,结果这些学生把上课的主要任务变成了记笔记,听课倒成了次要的。这完全是本末倒置,最后导致课堂上听不明白,课下也看不明白。所以一个学期下来,笔记记了一大摞,最后束之高阁,没有多大意义。

以上三类学生的成绩通常都不够突出,第四类学生是善于做笔记的,通常他们的成绩也较为优秀。

浙江一考生,高考考了677 分,她曾经说过:笔记本都是浮云,你记了之后看过吗?上课稍微记一下重点就够了。提高上课效率是王道,好好听比拼命记强多了。每天上完课要花点时间把当天的内容消化掉,如果稍微认真点,在年级名列前茅并不难。从她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记笔记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同时也道出了以听为主的技巧。她还提到每天上完课要花点时间把当天的内容消化掉,这就是说,要结合课堂笔记,及时梳理和理解当天的知识,这点对于智力一般的学生更为重要。

通过对以上四类学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善于做笔记的学生的特点是记得少、听得准、理解得透、负担轻、使用得多、效果好;不善于做笔记的学生是记得多、听得少、负担重、使用得少、效果差,抑或根本不记。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记笔记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动。在听懂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大脑的思维,经过选择-加工-归纳-浓缩-反馈的过程,然后用手有重点地记录下来。记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学习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最终达到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4325ba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