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2022-10-16 16: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欢迎阅读!
酒文化,唐代,诗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作者:唐黎标

来源:《烹调知识》2018年第12

唐诗的繁荣发展是唐代经济与社会强盛的一种体现,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文学形式,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实的一种反映。唐诗文化源远流长,而流传至今的唐诗中,半数都体现出浓厚的酒文化,如《致酒行》《月下独酌》和《将进酒》等等。而除了酒文化盛极一时对诗人带来的影响,唐代诗人本身也纵酒成风。比如李白留下的诗歌中,有170首都与酒有关,而他本身也被称为酒仙、酒圣。因此,酒文化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特征,属于特定的文化形态,融入诗歌中,则形成了独特的诗酒文化。

诗歌与酒在唐代时期得到高度的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诗酒文化。而这一文化的形成并非偶然。第一,唐代时期的酿酒原料非常丰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酒,比如果品酒、粮食酒以及配制酒。其中,粮食酒的原料涵括了稻谷、黄米、玉米、糯米和黍子等等。且在唐代,农业受到一定的重视,因此,粮食酒产量多。第二,酒政宽松。宽松的酒政为诗酒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甚至在唐朝中晚期,缴纳市税之后即可自由经营酒业。第三,酒文化比较发达。饮酒在唐代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民俗,在宴会宾客、祭祀和拜祭、逢年过节、迎亲送友、寿庆筵席等等场合都体现出浓厚的酒文化。第四,唐代时期,诗人多数厌恶官场黑暗,即便不隐退,也会鲜少处理政务,所以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饮酒赋诗和酒中取乐。就如白居易曾言:但遇诗与酒,便忘寝与餐。在唐代,诗酒文化极为繁荣,甚至影响到后世。 (一) 伤别离愁的酒文化

離别为人生常事,唐代诗人常在和亲友依依惜别时,以酒寄托情思,以诗歌表达满怀的情绪。如诗人王维在与友人拜别后,诗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伤别情怀寄托在酒之中,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却表达出饮不尽酒、道不完情、不愿惜别的离愁之绪,将自己对友人的满怀真情都寄托于酒中。而白居易也创作了《琵琶行》,道出了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别离愁之情,这也体现了酒在当时表达伤怀和面临离别时的重要地位。

(二) 边塞诗歌中藏有的酒文化

唐代边塞从军生活常常出现在诗人创作的诗歌之中,或悲壮,或豪放,既有表达异域情调的边塞诗,也有表达唐朝军人守边御敌的决心与信心。比如在高适写下的《送李侍御赴安西》一诗中,提到了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这句诗中体现了文人即将从军而高举饯别酒的现象。而高适后续提笔写下的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之中,却别开生面地将惆怅悲凉的离别之情转化为豪迈雄健的心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717a5c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