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

2022-04-08 13:4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欢迎阅读!
内控,制度建设,财务管理,事业单位,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

作者:孙慧宁 徐鹏

来源:《经营者》2019年第13

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也因此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规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控制度 建设措施

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机构,涉及医护、教育、经济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不断强化内控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需要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这对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保证信息准确性。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需要强化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目的在于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事业单位借助建设内控制度强化会计管理和会计人员审核,还能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如信息失真等问题,便于及时整改,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的精准性。第二,保证资源完整性。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工作内容在于配置和优化国有资源,因此事业单位在运行中需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为事业单位优化和配置国有资源提供重要保障,避免出现资产浪费和流失现象,与此同时还能有效规避财务人员潜在违规行为,更好地改善事业单位整体环境。第三,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是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本质目的,通过内控机制重新分配事业单位各项资源和资金,能够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通过内控机制还能充分展示资源配置和资金具体流向,使资源和资金使用呈现透明化,规避财务违规行为,有效降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或实际运行中的成本损失。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营造积极良好的财务内控氛围

任何领域的制度建设都需要以良好的氛围作为支撑,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前提是全面普及和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从自上而下角度实施内控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财务内控氛围。事业单位负责人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带头领导作用,明确财务管理内控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财务内部控制权力和责任。各个部门也要明确分工并细化相应的职责和权利,使内控工作深入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使事业单位内部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725006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