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刘禹锡教学设计

2022-09-08 15:0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词》刘禹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刘禹锡,教学设计

《秋词》刘禹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1、断句。

2、文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根据诗文含义,思考:在本诗中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分别体现在哪里? 议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晴空一鹤排云上 抒情:便引诗情到碧霄

3、赏析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并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排”字和“引”字。(赏析字的时候,首先解释字的意思,然后先说本意,然后再结合诗句以及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感情,或者寓意)

:“排”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引”化抽象的“诗情”为有形物,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秋景而不悲的感情,同时使诗歌也有了气势。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赏析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5、诗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的主旨。2分钟)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和奋发的精神。 当堂测试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了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我更喜欢刘禹锡的《秋词》。作者一反过去悲伤的情调,唱出了豪迈的歌声,表现出他向上励志的情怀,催人奋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b5d2fa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