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课程纲要

2022-08-13 00: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古文课程纲要》,欢迎阅读!
古文,纲要,课程

三年级《趣味小古文》课程纲要

授课人 适用年级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趣味小古文》 授课人: 三年级 【课程起源】

一基于学生“吃饱饭”文学积累的需求。小学教材中只有《杨氏之子》《伯牙绝琴》等寥寥几篇古文,学生实在吃不够,无法系统地了解小古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感受小古文的音韵美、内容的简洁美。

二基于学生“吃好饭”初小衔接的需求。初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古文学习,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基础。语感是什么?是学生日积月累之后的自然反应。在小学三年级这个过渡年级,自然而然地加入趣味小古文的背诵、解读、演绎,对学生学习语言大有裨益,不仅可以缓减孩子学习古文的畏难情绪,也有效为中学阶段的古文学习做好铺垫。 【课程内容】

衔接人教版教材入选课文,选择与教材内容对应的小古文分为五个主题,15课时。这样对应学习,既解决学生了解小古文语意的难题,又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感悟到汉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

阅读策略主要包括诵读、创编、演绎,选择浅显易懂、童趣盎然的小古文,改编成白话文小故事,并有意识将小古文的学习与习作教学指导做有效连接,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创作。





课程目标

1. 通过晨读时光。借助微信平台开展诵读小古文活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提升小古文诵读水平。

2. 借助字典、小古文下面的注释,初步了解小古文的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学会断句,读出小古文的韵律之美,读懂小古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3. 利用午休时间开设“小古文进课堂”“家长进课堂”,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4. 通过对对子、讲故事、演一演,开展“学习小古文,玩玩小穿越”奔跑行动,体味古文学习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课时

15课时

课程类型

基础性课程




课程内容 安排实施

单元主题 乡村即景

教材对应单元 三下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 三下第一单元—— “美丽的大自然” 三上第五单元——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下第三单元——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三下第八单元——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具体内容 《乡村》 《芦花》 《荷》 《雪》 《雨》 《日时》 《读书》 《读书有三到》 《读书需有疑》 《曹冲称像》 《道边苦李》 《破瓮救友》 《鸦狐》 《北人不识菱》 《女蜗补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自然景象

读书心得

智慧少年

寓言故事

课程评价

初级评价

教完一篇小古文后,全班同学在微信群上诵读小古文,借助公众平台监督学生认真诵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

“诵读”或“背诵”两个等级。 高级评价

每学期把读过的小古文梳理出来,暑假再一次诵读,并在开学初设立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抽查三项考核内容,15篇小古文全部通过为“优秀”通过12篇为“良好”,通过8篇为“及格” 日常评价

小古文有着独特的韵律美,他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我们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有很大的差别,故学生背诵小古文后返生现象也很严重。为此,我们每语文课利用课前的2分钟,以对对子的方式巩固学生平常积累的小古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d7645a50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