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思考

2022-12-22 10:3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思考》,欢迎阅读!
韵律,幼儿园,思考,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思考

作者:谢巧美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11

要: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通过创造性的身体艺术造型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让幼儿学会更好地使用身体动作来发展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根据《指南》的精神,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韵律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关键词:幼儿园;韵律活动;思考

幼儿园韵律活动属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的范畴,是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进行的一游戏活动。教师在开展韵律活动中,要给幼儿充分感受理解音乐的时间,让幼儿利用有规律的身体动作、表情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提高学习音乐兴趣和音乐的表现力,并获得快乐的体验。结合《纲要》艺术领域的要求和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我对韵律活动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思考一:韵律活动内容选择的适宜性

韵律内容的选择就要考虑到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设计动作时要考虑音乐和动作能有机地融合。小中大不同的年龄班,动作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小班幼儿能进行拍手、点头、摇头、晃动手臂等简单的动作,能有意识地去敲击演奏乐器来表现音乐,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相协调,逐步地学会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中班的幼儿身体大动作、手臂动作得到很好发展,下肢动作得到提高,会做一些连续的移动动作,出现复合动作,动作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能合拍做动作,且更加自如,开始注意运用动作与同伴进行交流,尝试简单的创编来表现音乐;大班幼儿动作分化更精细,出现复杂的上下肢联合的动作、复杂的连续移动动作、有腾空过程的简单动作,保持重心与平衡能力进一步提高。自控力更强,能自如变化上下肢的动作速度与幅度熟练、自如地表现音乐的节奏节拍,且能对复杂的节奏做出反应,如附点、切分等,合作意识越来越明确,合作技能越来越强,能用自己的动作词汇来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在道具的选择上,教师要考虑是否能有效地辅助幼儿韵律活动的学习,是否能增加动作的趣味性,扩大表现力,不影响动作和移动,道具取放是否方便,使用技巧不应太复杂,也可尝试让幼儿寻找或制作道具,不要在经济或教师的精力上做过多的投入。有辅助价值才投放,教师不要为了课程的花俏,而投放过多不必要的道具,从而限制幼儿动作的表现。 思考二:韵律组织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从观察开始的活动设计,比如观看视频、PPT等;可以从回忆开始的活动设计,可以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也可以从基本动作复习或从队形复习开始的活动设计;还可以从音乐图谱开始的活动设计;也有从动作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创设游戏情景开始的活动设计;也能从倾听故事开始的活动设计;从音乐欣赏开始的活动设计。形式非常多样,教师要如何才能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我觉得以游戏化的形式来贯彻整个韵律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感受理解音乐,并表现音乐是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韵律活动中创设游戏的氛围和情节,在情境中开展韵律活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该根据音乐作品的实际,创造一个与作品相适应的音乐活动环境极其重要。要触动幼儿的兴趣点,比如大班的韵律活动《木偶人奇遇记》中,我以故事情景的形式导入活动,幼儿的思路能跟着故事的内容来创编动作,在创编点火的动作时,幼儿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了非常多的点火动作,富有创意和表现力,有用石头敲击点火的,有用火柴点火的,有用打火机点火的,有用火把点火的,有用锤子点火的。小朋友自己想出了动作,并积极地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动作做得夸张富有童趣,并与音乐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充分地满足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思考三: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支持和提供给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机会。我们都知道传统韵律活动的教学是由教师或专业工作者事先编好的动作或舞蹈教给幼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意见,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如何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能用自己的动作去充分地表现音乐呢?引导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故事讲述、创设情景、引用多媒体等,让幼儿多通道感受,激发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幼儿自主学习。比如,韵律活动《魔法师和木偶人》,我提供给幼儿自主表达的时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用肢体动作讲述着他们心中的故事,而且带着幼儿鲜明的个性特点,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效果;韵律活动中教师要提供给幼儿创造性参与的机会。我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与弱、快与慢,或提供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编。如,在教韵律活动《魔法师和木偶人》时,首先让幼儿在故事情景中去感受音乐的形象,我要求幼儿边音乐,边欣赏故事情景表演,让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分段让幼儿尝试表现魔法师制作木偶的动作,这时幼儿能大胆地参与,积极地跟随音乐表现动作。接着分角色随乐表现,最后让幼儿自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随着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小朋友们创编的欲望就很强烈了,想出的动作也非常丰富。教师在组织中要积极地观察,适时地引导,选取相对合适的动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尊重了幼儿的意见,也提高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然后请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组合表演,幼儿从中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幼儿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思考四:要重视评价的多元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1a5f5e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