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的“行”与“知”思想分析

2024-04-08 10:14: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陶行知的“行”与“知”思想分析》,欢迎阅读!
陶行知,思想,分析,关于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行以求知知更行

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他的名字也蕴涵有渊博的字句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知行”是陶行知先生早年的名字,其意思是说“知道了没有用,还要付诸自己的行动”。现实中有些人在学习上很认真,也知道了其中的道理,但他缺少行动力。这就说明:“知道没有用,还要付诸自己的行动力才能到到学习的目的。”从陶行知当年的名字“知行”可以分析出,他当年的学习热情,这其中与他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联,年龄不同,学习的东西也不同,要有针对性的学习。

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认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先生从早期思想家王阳明的理论中演变而来的“行知”,是陶行知先生在自己事业有成后用的一个名字,其中的意思含有他做事做人的一个原则。“行知”二字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要学会总结,做任何事情要先行后行,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力才能感悟到其中的道理。在当今社会里,有些人想得多又嫌少,缺少的就是自己的行动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陶行知的“一知一行”。知行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来源于行动,“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二是深刻阐明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之间的关系。出直接知识是一切间接知识的根本。陶行知提出的“行是知之始”并不是要否定知识的其他来源,他强调的是亲知,即直接知识是一切知

111


范文大全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识的根本。三是“行”与“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行是行动,知是理论。行动是理论的源泉,理论又用来指导行动。所以,为了争取生活之满尊与存在,这行动必须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行和知的关联性。学习知识要能熟练运用掌握,变成自己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完成,而实践必须在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无前途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去积极实践,这样不仅自己验证理论还更充分理解了学到的理论知识。

22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9bb6d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