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讲修辞——双关

2023-04-13 14:0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老师讲修辞——双关》,欢迎阅读!
双关,修辞,老师

高老师讲修辞——双关

能说会道话双关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 ,常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互为戏谑(戏谑,用诙谐的话开玩笑)。

有一天,两个人共同乘船欣赏江上晚景,苏东坡抬头一看,忽见岸上有两条狗正在争抢一根骨头,触景生情,便吟哦道:“狗啃河上骨。”

佛印一听,便知晓苏东坡在作对暗骂自己。他灵机一动,把手中持着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一合,往江水中一扔,对苏东坡说道:“水漂东坡诗。” 苏东坡一下子显得分外尴尬。

不过,苏轼毕竟才思敏捷,他见一头驴拴在山坡上吃草,心中一喜,道:“秃驴何在?”佛印一听,知道苏东坡又在出损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用手一指那头驴道:“东坡吃草。”

这一次苏东坡又未能占到便宜,羞愧万分。


其实他们二人即景所作的对子,都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双关是修辞学中的一种辞格,它是利用语音和语意的条件,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带有明暗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它有表体和本体之分,表体是它的表面意义,本体是上下文显示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意义。这种手法含蓄深刻,语言优美,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双关的种类据其表达的意义,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现就这则趣事中的对子,分析双关手法的运用。

“狗啃河上骨,水漂东坡诗”这副对子运用了谐音双关。表体分别为“河上骨”和“东坡诗”,本体分别为“和尚骨”和“东坡尸”。“秃驴何在?东坡吃草”这副对子运用的是语义双关。表体为“秃驴”,本体暗指佛印和尚;表体为“东坡吃草”,本体则指苏东坡在吃草,看似回答苏东坡的问题,实际戏称苏东坡为驴。

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一点儿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幽默诙谐,内蕴深刻;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的语言环境的需要,使表达更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可见,双关表面上的意思,不是说话或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弦外之音”。我们理解双关语,正要领会那“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这也要求我们在运用双关时要注意:句中两重意思必须明显,句中含而不露的意思,必须要让读者能够根据生活经验或上下文的交代,自然地体会得到;否则,不仅起不到双关的作用,还会出现句意混乱的现象。

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因其别具一格的特色,许多文人都特别喜欢使用它。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诗中就用到了双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中的“晴”表面上是说西边虽然还在下雨,但是东边已经放晴,暗中则指听歌的女子表面上无情实则有意,一语双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41ad10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