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李煜原文及翻译

2022-10-13 10: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婉约词李煜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李煜,婉约,原文,翻译

婉约词李煜原文及翻译

李煜李煜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在位17年。降宋后,被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死。他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文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章无不擅长。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决定于他独特的艺术成就。他用清丽精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较有影响。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释】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赏析】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到达顶峰。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垂泪对宫娥。【注释】烟萝:草木茂密。此指名木奇花之多。沈腰潘鬓:沈约腰瘦,潘岳发白,形容身体衰弱。教坊:宫廷音乐机构。【赏析】公元975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出降。这首词是他降宋后的追忆之作。上片写昔时的盛况。一起两句以时空交织的对句,表现家国之规模。接着写凤阁龙楼、琼枝玉树的胜景。哪里会想到有战争发生?下片写亡国之后的臣虏生活。着重表现仓皇辞庙时,教坊歌伎们那凄凉送别的痛苦时刻。以乐写哀两相铺垫,益觉悲怆莫名了。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注释】寒砧:寒夜捣帛声。砧,捣衣石。古代秋来,家人捣帛为他乡游子准备寒衣。栊:窗户。【赏析】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砧声不断〞、月到帘栊〞,从景中透露出愁情,情景交融,轻柔含蓄,耐人寻思。这首小令,语言新,意境新,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此词一名?乌衣啼?,亦有人认为乃孟昶所作。清秋:凄清的秋色。【赏析】此亦亡国哀音。刻画离愁,沉哀入骨。虽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然凄凉气氛融贯全篇。起句无言独上西楼〞七字,已摄尽凄婉神情。后阕十八字将无形的愁思具象化,令人肠回心荡。沈际飞特赏别是〞一句,以为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别是句妙〞。盖其蕴藉而有深致故也。此词?花草粹编?以为孟昶所作。然与其?木兰·冰肌玉骨?风格不类。且其降宋入汴在五月,逾月即卒,非清秋时节,故知断非孟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释】潺潺:水声,这里借以形容雨声。阑珊:将尽;衰落。罗衾:丝绸被子。一晌:片刻。【赏析】这是一首亡国以后感伤旧事的哀词。上片倒叙,说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俘虏,才有片刻梦境的欢愉。然而醒后的现实,却是凄清的细雨与五更的料峭春寒。下片以复笔加重心理的刻画:不要凭栏远眺,那隔着无数江山的故国是再也看不到了。随着流水落花消逝的,不正是天上人间般的故国家园吗?情深语痛,令人哀感无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注释】春花秋月:代指岁月的更替。雕栏玉砌:指南唐豪华的宫殿楼阁等建筑物。朱颜:红润的脸色。【赏析】这首极写悲情之词,是李煜的绝笔。据?乐府纪闻?:他因七夕作乐,又赋此词而被太宗赐药毒毙。李煜降宋后,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日子,心情极为痛苦。故在词的起句中,发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悲怆呼号。亡国后的臣虏生活,对他来说生不如死。这就是开篇所表现的心境。填胸所想,无非是故国的往事与宫阙雕栏。这是什么样的愁啊?就像东流的春江一样浩浩荡荡无有际涯。纯以白描笔法写心中大痛而成就了这样的血泪奇文。由于它已升华和泛化为人类难以回避的生死悲恨,便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而成为千古绝唱。王国维曾说过,李后主的词有基督担荷世界罪恶的意味。由于它不仅囿于个人亡国之恸,还以悲凉凄切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消灭的无尽哀婉,因而也就泛化为具有普遍意义与永恒魅力的绝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99feb1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