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20: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祭》,欢迎阅读!
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6年第06

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头祭水神。 ——[] 籍《杂曲歌辞·春江曲》

在中国古代社会,祭祀一直都是邦国中的大事,上自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敢懈怠的。《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仪》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可见,祭祀源于人们对天地鬼神既敬且畏的心理,在这一心理的驱动下,人们会按照一定的仪式向神鬼致敬、献礼,以求得它们的宽恕和护佑,这便是 且看下图中字的演变过程:

观图可知,乃一个会意字。在甲骨字形中,的右边是一只手(又),左边是一块肉,中间的小点则表示肉块上粘连的血滴。因此,甲骨文中的所表示的就是上古先民用鲜肉献祭于祖宗神灵的意思。金文的省略了表示血滴的小点,却在下方增加了一个代表供桌或祖宗牌位的字,强调了献祭的主体和方式。篆文的秉承了金文的形体,但其结构更匀称,形体也更为美观。楷书缘此写作

最初的祭祀活动其实很简单,只是在崇拜对象的灵物前放置象征性的食品以示报恩、崇敬而已,旨在希望通过祭祀活动使自己得到神灵的庇佑。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祭祀活动也变得多而复杂。但在先民的心中,祭祀始终是一种神圣而严肃的仪式。

西汉王充在《论衡·祭意》中说: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这里面的指的是天地河岳给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存条件,这与祖先神灵的庇护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来报答。而修先则是指先妣、先考都是自己的亲人,生时有养育之恩,死后也绝不可以背弃,所以要以的形式让其死后有所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6f062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