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

2022-04-15 20:1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欢迎阅读!
闻一多,说和,先生



课题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

语文 班级 学科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 积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整体掌握课 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清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3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 言行一致的的咼尚的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 重难

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学情分

析及课 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资料,引导同学从图书馆或从网上自主查阅 前准备

一、 入新课:《七子之歌》,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 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说 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理 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 料交流,资源共享

1 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1 9 0 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 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 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 9 2 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 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 9 2 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 补习班。1 9 3 2年幵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 93 39月,诗 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

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 表了长诗《自身的与照》抗战迸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 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 9 4 2年秋到重庆,参与“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和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 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 9 4 8 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 9 4 9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 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 集》《欢呼集》《臧克豕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 四人帮 后,诗人又 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 臧克豕和闻一多:臧克豕于1 9 3 0年至1 9 3 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

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 一多也很赏识臧克豕,1 9 3 2年回清华任教后与信给臧克豕说: 得一知己,可 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1 9 3 3年臧克家准备 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 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

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 赞扬他的信后,于1 9 4 49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 1 9 4 4 10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 后,臧克家于1 9 4 6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






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 9

9112 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 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与同学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 2 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 9 2 55月回国后,历任 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 9 2 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 的火花。1 9 2 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示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 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 9 3 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 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 决心。1 9 4 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与 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 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 主运动,最后献出了珍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教师引导: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 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示了他的高尚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 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和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 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 表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

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沛表示出来了。文章的后半局部,着力写闻 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

1 教师播放磁带,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抽查同学预习情况。 组议论,解决字词。

2 同学自读课文,学习表情朗读,教师指导。

3 同学齐读课文,而后归纳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理清文章思路。 (同学 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4 教师归纳:学者:《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 革命家: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与游行示威三件事。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局部 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 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示闻一多先生是“卓越 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 这反映了他对社会 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 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四、 题研论(同学分组讨论)

1 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⑴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局部写闻一多 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示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局部写闻一多先 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示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⑵选材精当。作者所选资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 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 表示;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与游行 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 多。作者只从大量资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 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 表示出来了。

2 课文的两个局部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 起过渡作用的。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这是对前一局部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




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局部。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 紧密,“仅……还……” “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 词语,“学者的方面” “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局部之 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

3、这篇文章在叙述中交叉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 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 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 感知的东西。







闻一多:学者:《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二本书。

革命豕: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与游行示威二件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186c4c75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