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探析

2022-04-26 18:5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探析》,欢迎阅读!
与日,文化差异,探析,中日,翻译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探析

作者:金红日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8

摘要: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述、行为方式及文化表现上又存在诸多差异。中日文化中的共性及个性势必会对日汉互译产生极大影响,翻译过程中除了考虑结构上的差异,还应注意存在文化差异。尽力在信息传递中获得最大的等值,为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清除障碍。 关键词:中日两国;文化差异;日汉翻译

所谓的等值翻译,只是在吸收文化、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理地处理处理结构、意义、文化、语用等问题,使源语与目的语尽可能趋于相等。由此可见,文化信息的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将这种损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原作与译作尽可能保持等值。 一、中日语言所折射的文化差异 1.地理环境差异

中日之间在地理上一衣带水,但是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却存在很大差异。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对其影响之大。而与此相对,中国处于内陆,自古以农业为主,人们生活及经济活动多依赖土地。正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反映在语言上日语多用与海洋相关的用语,而汉语多用与土地相关的用语。例如:汉语在表达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时,常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在日本,要表达这一意思常用的是腐っても鯛,(鲷鱼即使臭了也选择鲷鱼)。又如汉语在形容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时,常用抛砖引玉来形容,而日语常用海老で鯛をつる(虾小,鲷鱼大,比喻以小获大)。又如汉语形容说大话常用吹牛皮表达,而日语则为法螺を吹く(吹海螺),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牛在农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日本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对海产品比较熟悉。可见,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文化差异。 2.风俗习惯差异

中日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但两国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且中日习俗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从饮食习惯来看,日本人喜欢吃海产品,菜肴以生、冷、淡为主,如生鱼片、寿司等。口味上重视原味,因此菜肴名多为食材+加工方法,如飛魚の山椒焼き刺身の大皿盛り鯛の木の芽焼き等。而中国人喜欢吃肉,主要以猪肉、牛肉及羊肉为主。菜肴以崇尚油腻厚重味,多以炒、烧、煎、炸为主,菜名多以加工方法+材,如凉拌黄瓜红烧牛肉清蒸鲈鱼葱爆牛肚等。另外,在饮食礼仪上日本人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ac2ec6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