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22-11-04 02: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欢迎阅读!
朗读,课文,引导,感情,如何

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新课程教材差不多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充分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朗读对学生来说,是阅读课上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有的教师只有一味地强调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又没有好好引导,结果学生读课文时不是唱读,就是数读、拖读。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在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一、范读

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许多是名家名篇,要像品尝香茗那样细细地品味诵读,才能读出味儿来。即使已经教过多次的课文,如再细读几遍,也往往会有新的收获。因此,每教一篇课文前,我总是自己反复诵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根据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总是要用一种或几种读法范读课文。老师读得声情并茂,伴之以传神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手势,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有的甚至随着老师的读动起口动起手来,大有跃跃欲试之势。比如读狐狸对老虎说:“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一段话时,我把狐狸吹牛,撒谎蒙骗老虎的语气、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然后学生读时读得相当好,不仅语气、语调,就连老师的表情也简直仿到家了。由此可见,范读对引导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多么巨大。


二、定好感情基调

所谓有感情,就是要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文章不是无情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入情入境,不能只为读而读,无动于衷,也不是篇篇都是一个调子,要因文而异,因情而异。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风格不同,情感色彩各异,有的欢快明朗,如《春》《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有的悲壮深沉,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有的热情奔放,如《扫大街的父亲》《生命的感动》;有的冷峻恬淡,如《马陵之战》《落花生》等。教师首先要对课文反复体味,吃透全篇的主旋律。情感基调把握不准,就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审美感受,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感基调是一个“爱”字,如果读得轻松平淡,怎么能感受到父子之间那种深沉而宽广的爱呢?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感情基调是一个“悲”字,如果读得轻松优雅,就不能激起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愤恨。因此,在指导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

三、掌握课文情感的发展变化

文章情感的表达,就像一支乐曲,总是有起有伏,逐步发展,不断变化。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深入思考,正确把握课文各个段落、各个部分的不同情感,并考虑如何采用不同的读法,恰如其分地把情感表达出来。所以读课文时不能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腔调,要搞清楚哪一段要读得慷慨激昂,哪一段哪些句子要读得软语轻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情感表达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3bbfb0d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