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022-11-05 21:0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整式,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学科 年级

数学 七年级

电子邮箱 教材版本及章节



华东师大版§3.4

单节课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打 课标要求

《整式的加减》

新授课 /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本节要求能通过对整式的加减学习;能准确地进行去括号与添括号以简化运算;形成用辩证的思想对待事物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1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分析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信息技术应用准备

信息技术准备:北京四中网校教学网络平台、教学一体机、教师和学生平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前置任务统计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把错题再做一遍。

*活动设计及技术应用意图说明:

根据学生完成前置学习任务的数据,进行学情分析,然后制定本节课教学内容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教师根据学情分析,进行二次备

学生活动2

学生在自己平板上观看教师推送教

课,制定教学内容,制作微课、PPT学内容,认真做好笔记 课件,在教学平台,把内容推送给学生。

*活动设计及技术应用意图说明:每个学生通过平板观看教师推送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好课堂笔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环节三:

教师活动3

教师当堂进行平板推题,教师

学的活动3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当堂测试题,完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261239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