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简介

2023-03-10 05:2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斯简介》,欢迎阅读!
莫斯,简介

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

主要论著有:《早期的几种分类形式:对于集体表象的研究》(1903)、《关于爱斯基摩社会季节性变化的研究》(1910)、《天赋》(1923)、《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予的研究》(1925)等。

人物简介编辑

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1872.5.10-1950.2.10,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迪尔凯姆的学术继承人。曾在巴黎大学和波尔多大学学习哲学1898年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莫斯负责该刊物宗教方面的研究与编辑。他曾对宗教实践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以后转向比较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被尊为法国实地民族学派的创始人。在莫斯的影响下最有名的是结构人类学的创始人,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1925年创办巴黎大学民族学研究所。1931-1939年在法兰西学院任教。主要论著有:《早期的几种分类形式:对于集体表象的研究》(1903)、《关于爱斯基摩社会季节性变化的研究》(1910)、《天赋》(1923)、《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予的研究》(1925)等。

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1872.5.10-1950.2.10,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迪尔凯姆的学术继承人。曾在巴黎大学和波尔多大学学习哲学1898年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莫斯负责该刊物宗教方面的研究与编辑。他曾对宗教实践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以后转向比较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被尊为法国实地民族学派的创始人。在莫斯的影响下最有名的是结构人类学的创始人,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1925年创办巴黎大学民族学研究所。1931-1939年在法兰西学院任教。主要论著有:《早期的几种分类形式:对于集体表象的研究》(1903)、《关于爱斯基摩社会季节性变化的研究》(1910)、《天赋》(1923)、《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予的研究》(1925)等。

学术成就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莫斯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对原始宗教和祭祀的研究,他在《早期的几种分类形式:对于集体表象的研究》和《关于爱斯基摩社会季节性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在以后著作中加以发展的关于社会物质条件和集体表象之间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承担了捍卫迪尔凯姆学派的传统和继续自己专业研究的双重任务,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古代社会的社会内聚力问题的研究。《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予的研究》中,他分析了礼物交换这种带有经济、宗教和道德意义的社会现象究竟是功利的还是符号的,为交换系统保证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维护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等级的合法性。这一时期他的重要著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民族学研究和社会科学方法论。莫斯的思想对英国的A.R.拉德克利夫-布朗、B.K.马林诺夫斯基和美国的R.雷德菲尔德等人类学家影响较深。

理论地位编辑

莫斯的理论地位很复杂。他非常推崇系统比较,相信所有时间和所有地点的社会生活存在周期性再现的模式。但是,他又经常在推断不同社会之间的异同点时,做出相对主义者的注解。他不是要发展一种具有完全“法则”的“社会的自然科学”,他的目标在于对差异极大的社会进行描述和分类,以便找到类似的结构。通过这种方法,他希望能够建立一种大范围社会生活的理解。莫斯从来没有做过民族志田野调查,但是他广博的语言学知识和文化历史知识使他对当时的现象做出了一些非常尖锐的分析。他从未以自己的名字出版过著作,《礼物》最早出现在《社会学年鉴》一刊中。《礼物》在20世纪的人类学界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单行本,莫斯短暂的研究生涯也一直有人解读和仰慕。 批判编辑

Mauss交换礼物的本质的这种意见并不是没有他们的批评者。例如法国人类学家阿兰Testart(1998)认为有“自由”的礼物,如在西方一座大型城市里路人给乞丐金钱。捐献者和接受者都不清楚对方,而且也许永远都不会再见面。在此背景下,放在这边的乞丐做东,捐款当然不创造义务,而一个乞丐的期望也没有供体。此外,交易没有设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相互依赖性的存在了。Testart也表明有不同类型的义务:a)感情的义务,如已经被邀请吃饭,就会有一种感觉,一个人应该回报;(2)社会责任,意味着社会背景下迫使人做东,如果不这样做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关系,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名声,c)法律义务,确立为通过法律合同。Testart认为只有后者实际上可以被强制执行。他觉得Mauss夸大了巨大的社会压力的义务,尤其是在他所描述的potlatch在北美印第安人。

另例non-reciprocal“自由”的礼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Laidlaw(2000)。他描述了社会背景下的印度耆那教renouncers,一群流动独身生活renouncers苦行僧生活的精神净化和拯救。非暴力原则的影响,为大家提供旅游饮食renouncers迫使他们耆那教,避免准备食物,因为这可能会涉及微生物暴力。耆那教renouncers以来不工作,他们依靠躺在粮食援助耆那教家庭的社区。然而,前不得似乎有任何想要或欲望,以及非常抱歉毫不犹豫地接受,后者准备的食物。Laidlaw描述renouncers产生litanies拒绝收货时不要露出的食物或欣赏和感激。了不显得像乞丐,他们参观家庭随机的,尝试建立关系不是一个家庭了定期回到那里。给出了什么不是一种礼物或收货人或者捐赠者,既然有任何想要表现将会破坏耆那教精神纯洁的renouncer绝对不能有任何给定的回报。因此,应该是耆那教renouncers收到要成为一个自发的免费礼物没有任何附带条件,和精致的文化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周围,以确保这正是所发生的事。

在他的论证,Laidlaw雇佣了德里达的四大标准的“免费礼物”: 一、没有互惠

二、收件人必须不承认这礼物作为礼物或自己的接受者一份礼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4c61388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