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回乡偶书》及其英译的语篇功能对比分析_论文网(精)

2022-07-29 07:1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回乡偶书》及其英译的语篇功能对比分析_论文网(精)》,欢迎阅读!
回乡,唐诗,论文网,对比,及其

唐诗《回乡偶书》及其英译的语篇功能对比分析_文网

根据Halliday and Hasan19764)的观点,衔接是一个语义Semantic)概念,它指的是语篇中所存在的意义关系。当语篇中的某一成分的解释依赖于另一成分时论文网,便产生了衔接。连贯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存在于作者(讲话人)与读者(听话人)的头脑中;它指的是语篇中各个意义单位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主要是依赖交际双方的共知知识。每个语篇都必须具有语篇特征(Texture),否则就不能成为语篇。因此,每个语篇都是连贯的。韩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语法衔接有四种: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词汇衔接也有四种: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和搭配。一个篇章要成为语义连贯的语篇,则必须使用某种或某几种衔接手段。下文我们就此分析《回乡偶书》及其三个英译文中的衔接结构。 3.3.1 照应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三种译文中有两种译文使用了人称照应。My children←they(许译)、my native children←they(卓译)。这些都属于内指(endophoric类中的前指(anaphoric)。Giles译未使用人称照应,和原诗保持了一致。 3.3.2 替代 替代是用替代词取代某一个成分,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它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替代。但在这三种译文中,并没有出现替代形式,因此,和原诗也保持了一致性。 3.3.3 连接 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三种译文中,第一句,卓译使用了两个体现语篇成分的并列连接词and,起了添加意义的作用。第二句中,许译使用了表示转折意义的并列连词“thou”,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可以体现出原句“乡音”与“鬓毛”情况的对比,强调 “我”所发生的变化。此外, Giles译第四句开头用了“but”,表达了“我”本是故乡人,“儿童”看见“我”却“不相识”的转折意义。 而原诗作为一个语篇,它是连贯的,诗中各行的意义单位之间是存在着语义关系的,这点毫无疑问。但是,根据Halliday and Hasan1976)对衔接的定义,这首诗并没有衔接现象。换言之,这首诗歌没有出现体现衔接意义的语法手段或词汇手段。 综上所述,在衔接的表现方面论文网,汉语的原文与其英译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原文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而译文则由人称引出的衔接链贯穿着全诗。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本文所分析的语篇中,而且几乎所有的“汉语原文英语目的语”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国对比语言学界和翻译界的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汉语注重意合,而英语注重形合(萧立明,200153-54)。 4. 结论 通过对《回乡偶书》三个英译文的语篇分析表明,在主位结构和信息中心等方面,原诗与英译文是非常相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文是个特殊类型的语篇(“七言绝句”),对它的翻译受到很多限制(如各行的顺序不能随便调换,音节数不能参差不齐,要考虑押韵等表示“音美”因素等等),所以译者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再创作。此外,通过分析,我们也可发现,主位和信息结构可以作为分析评价古诗英译文的标准之一,而译者恰当地使用衔接手段可以帮助整个语篇语义连贯。

参考文献 [1]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Ltd,1994. [2]Halliday, M.


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1994. [3]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in English [M].London: Longman,1976.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4. [5]黄国文.导读:关于语篇与翻译[J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a7):122. [6]黄国文,张美芳.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 ]. 中国翻译,2002b3):327. [7]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0. [8]萧立明.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徐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04f3a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