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阳节登高的由来_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2022-10-19 04:5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重阳节登高的由来_重阳节登高的意义》,欢迎阅读!
重阳节,登高,由来,意义,2019

2019重阳节登高的由来_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之所以要登高,据魏文帝《与钟繇书》说是:“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是以重阳含有长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会”的说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重阳节登高的由来_重阳节登高的意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重阳日登高辟邪气

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这也有一种说法。因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桓景带领乡民登高避灾

后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

桓景届时果然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他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

桓景避灾之说,虽为神话,然而后世之人却代代相传,并视九月九为登高避灾、饮酒聚会之期,久之乃渐渐成为我国的特殊风俗。 古人有山岳崇拜情结,登山为了祈福

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

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登高“辞青”说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晋朝时,今河南汝南古上蔡地区,有个名叫桓景的学道的人,他的师傅费长房真人对他说:“九月初九,你家有难,你赶快回去,叫家里的人用绛红色布做成香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处,喝菊花酒,就可消祸。”桓景依照师傅的指点,是日举家登上座落在蔡国故城西面城垣的一处叫做名冈山的至高处避祸。傍晚归来,发现家中的家禽家畜全都死了。费长房知道后说:“这些鸡鸭牛羊狗已经替你们受灾了。

唐宋开始,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状态的安定和改善,使大家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本质的祈求。长生与延寿,逐渐代替了消极的避邪消灾与追逐功利的步步登高。

在近两千年的流传中,经过不断的传承、选择、优化和赋予,它形成了我国乃至华夏文明波及到的地区,独具特色的宣泄思乡思亲和祈寿的民俗活动。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12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几千年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主要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当然,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后,

2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789b1dd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