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辛亥革命》

2023-01-26 07: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8课《辛亥革命》》,欢迎阅读!
辛亥革命

8课《辛亥革命》

课题



课型 常规课 课时序数 1课时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中的第3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就中国近代化艰难历程的又一段新的历史体验。 辛亥革命这课的内容一向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与探索。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使中国近代化进程深入到制度层面。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与教材前两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下一课《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良好愿望,同时又存在着看待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轻实质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巧妙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奇思妙想”、“追异求新”,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学习理念。

学情 分析

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 重点

难点

辛亥革命的意义。

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办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重点

同盟会的建立以及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


难点

多媒体



修改栏

教学内容

用多媒体显示孙中山画像,学生介绍孙中山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要提示学生,只是简单介绍。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组织准备和发展——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用媒体展示《兴中会成立简表》,指出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创建人、革命纲领以及性质,并指导学生看《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地点》,让学生想象宣誓场景。教师强调: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必然建立。 2同盟会的建立: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参照《兴中会成立简表》自己设计《同盟会成立简表》;学生完成后,教师强调,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政党,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提出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二)、革命高潮——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学生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 和领导人

设问:1、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资产阶级民主政权)2、鲁讯的作品《纪念刘和珍君》中提到“民国十五年”,你知道是哪一年吗?(来了解民国纪年法) 三)、革命结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等劣迹。并结合视频材料和查询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袁世凯作为一个反动人物,为什么可以窃取革命的果实呢?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指导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结果,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辛亥革命的目标和结果”,要求学生对比辛亥革命的目标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革命已完成的目标和未完成的目标。进行讨论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课堂小结:利用媒体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教师简单概括。

师生互动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



以课本两个大标题为依据,通过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和发展——高潮——结局——历史意义四个环节开展教学) 进行活动与探究:

1)如何理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的关系?(提示学生结合37页小字内容分析) 2(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探究课文第37页的“动脑筋”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武昌起义的形势图、教师根据形势图简要讲述武昌起义经过:(不展开讲解)武昌→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全国(清朝土崩瓦解)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的原因。(多媒体展示结)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并做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6a8ea9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