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美的山谷”

2022-04-01 03: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美的山谷”》,欢迎阅读!
古典诗词,美的,山谷,中国

中国古典诗词中“美的山谷”



中国古典诗词如连绵群山,山中蕴藏了一道道“美的山谷”,让我们找到它的入口, 然后“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语) 色彩美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第一句中“红”和“绿”给人的感觉是暖的、明丽的,它们表达了诗人对记忆中的江南的喜爱之情。第2句中的“清”和“白”给人的感觉是冷的,它们表达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凉之情。 声音美

1、两个黄鹂鸣翠获,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黄鹂之“鸣”本来就珠圆玉润,在陶醉于美景的诗人听来,当然美;寒蝉之声本不美,但在一对“伤离别”的有情人的耳朵里,它的凄切之声是多么善解人意啊。3句之美并不在“蝉噪”、“鸟鸣”,而在于它们烘托出的山林的寂静无声。 空间美

1、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白石《扬州慢》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3句描写的是有限空间里的细小事物,表现了细腻感受,呈现出一种阴柔之美,优美;4~6句描写的是无限空间里的巨大的事物,表现了诗人的壮志和雄心,呈现出


一种阳刚之美,即壮美。 时间美

1、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长歌等》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如梦令》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10、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3句,水的流逝、叶的枯萎、花的凋零,触动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伤,感伤人生短暂,青春易逝,韶华不再。4~10句,诗人将眼前的自然景物放在永恒的时间长河中来观照,触动发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或感叹人生易老,壮志难酬,或感叹沧桑巨变,盛世不在。总之,上述两种因自然的短暂或永恒触发的感伤,皆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唤起的往往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谐美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做敬亭山》

从以上三例,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它是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象征美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在诗人笔下,野草已成为百折不挠的象征;梅花、菊花已成为高洁的精神的象征;竹子已成为坚定不移的气节的象征。 想像美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梅》 3、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李白《古朗月行》

满树白雪,豪情满怀的诗人竟生奇思妙想,想像是一夜春风吹得万树梨花盛开。柳叶、月亮等本来是常见之物,但在诗人新颖大胆的想像之下,别开生面,更加生动可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9328f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