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作文课 化诗入文写华文

2022-04-27 02:3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型作文课 化诗入文写华文》,欢迎阅读!
华文,作文课





记叙文写作指导

——化诗入文写华文

课型:作文课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作文的文化品味,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古典诗词的能力。 2、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珍视祖国传统文化的的情感,增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在写作中巧用古典诗词,增添文章的色彩与内涵。 难点: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巧妙入文。 教法及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泱泱中华,诗词大国。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瑰丽的诗篇浩如烟海,杰出诗人灿若星河。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遗产。“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首首诗,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人仿佛置身于“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高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们仿佛闻到了那卓尔不群令人起敬的一股沁人芳香„„这些诗词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我们的文章里,若能缀入一两句诗文,定可以曲径通幽并且事半功倍,使读者折服于心,使文章具有较丰厚的韵味。

二、范例引导: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发着勃勃文采精华的气息,闪烁着古国文明的灿烂辉煌„„它是节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乐成长„„

每当提及节日,我的心中免不了会有些激动。节日的背后,该有着怎样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有着怎样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有着怎样美好甜蜜的向往与期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伴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又迎来了一个新春。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象征,每一个春节都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容;每一个春节过去,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春节到来了,便是我们人生的又一个新陈代谢,又一次除旧布新。生命在成长,世界在变迁,年的远去又重来,就像接力似的又开始了下一段赛程。所以,在春节时节,人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管钱多钱少,不管顺境逆境,感受春节,感悟那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激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节日,人们怀着伤感怀着思念为故者上坟,虔诚地祈愿逝者在天国能够过得快乐,也祈盼他们在天有灵,给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荫。感受清明,缅怀那些驻留天国的灵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只为屈原的那纵身一跃,只为那位圣贤的瞬间壮举,便有了这个壮烈的节日,“波涛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为不忍见大好河山断送在奸佞之手,却又无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换个眼不见为净?“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满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溅洒的悲怆!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大人说七夕便是年轻情侣约会的时间,并且告诉我们,在七夕那天夜晚,静静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你要真听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有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间爱情的甜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圆人团圆,深深勾起客游异地他乡的人们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一个漫漫长夜,苏东坡长叹一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唉,故国啊,亲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国,牵挂亲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岁岁去去来来,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诗如画。感受节日的文化,感受节日的温馨,感受节日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节日,岁岁如今天,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同样一个美好甜蜜的梦,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实现!(桂林市中考满分作文)

三、技巧例解:

(一)引用诗词,描绘风物 (二)引用诗词,美化语言 (三)引用诗词,扣题点题 (四)引用诗词,谋篇布局

学生展示诗词积累以及学生了解引用诗词的作用。

四、实战演练: (一)直接引用法: 1、示例: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2)展望未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历史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何必沉醉于未来,幻想明天。何必无奈于过去,怅恨昨天。 __选自中考满分作文《低下头看看》 3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2、练习:仿写(比对具体段落进行)

(二)化用诗句法 1、示例:

1)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2)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3)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4)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5)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比较一下: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苏轼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曾化用过前人的诗句,我们不妨也尝试一下。

2、练习:仿写(比对具体段落进行) 明确: ①拆分组合式 ②意象再现式 练习:

1)用拆分组合法把以下诗句拆分组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下面一些诗句都是写流水的,任选几句选择其中的意象,化用诗句写一段话。

“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来江水绿如蓝”“斜晖脉脉水悠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四、深化训练

仿写改写例文的第二三段。

教学札记

通过这一课的训练,学生能够较好的运用诗词进入作文的写作之中,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多次运用之后,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注意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训练。而且还需要在以后多次进行练习,以便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化诗入文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c52060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