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皮日休生平介绍

2022-11-26 00: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诗人皮日休生平介绍》,欢迎阅读!
唐代,生平,诗人,介绍,皮日休

唐代诗人皮日休生平介绍

皮日休,字逸少,后来改成袭美。约公元838年出生于湖北天门。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同为晚唐时期的文学家、农学家陆龟蒙交好,世称“皮陆”。皮日休曾经在鹿门山住过,于是自号鹿门子。在《唐才子传·皮日休》中指出:“皮日休性嗜酒,癖诗,号醉吟先生,又自称醉士。”

皮日休也是一位贫苦家庭出生的孩子。所以从小就立志于功名,并四处游历。公元866年,入京考进士,但是很可惜的没有成功。于是他就离开京城,去了寿州。待在寿州的这一年,皮日休还将自己所作的诗编成了一本诗文集,名字叫做《皮子文薮》。 公元867年,皮日休再次赴京参加考试进士,终于及第。在及第后,他曾在苏州刺史专门从事,后来又入京出任著作佐郎、国子博士。公元875年,又为毗陵副并使。之后,黄巢起义军下江浙,皮日休重新加入了起义军,在军中出任翰林学士。黄巢起义军失利以后,皮日休也就不知所终了。

关于皮日休的死,也有许多种说法。在《全唐诗小说》中,说是黄巢怀疑皮日休所作的诗有讽刺他的意味,于是就将皮日休杀害了;还有的说是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兵败后,被唐朝军队所杀;而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则说皮日休是死在了吴越之地,而且他根本就没有参加黄巢起义军。这只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几种说法,至于皮日休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到现在为止也无法证实。

皮日休就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在诗文最鼎盛的唐朝可能将算不上什么。但是皮日休的诗却存有一种富豪之家属他自己的风格,所以他也算是得上就是开拓了一种代莱诗风。目前我国众多史学家对于皮日休的研究都在生卒、死因、等方面,对于皮日休的诗研究力度还是相对比较脆弱的。

皮日休的诗在唐宋两个时代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皮日休的诗前期是继承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风格,注重写实,着重描写民间百姓疾苦。后期则是偏向贾岛、姚合等人的风格,开始着重描写避世心理与淡漠情思。与晚唐诗盛行的温庭筠、李商隐等人的诗的风格大不相同,到是与后来宋代的诗文有些相近。

皮日休的诗其实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仕途经历多少就是有点关系的。皮日休在他自己早期的作品中经常存有描绘自己家庭情况的诗。比如说《文蔽》卷六《甲壳类簇》:皮子太少且痴,至于甲壳类,decline粢粝而已……并使人出生钟鼎之家,膏粱之门旧有四纵异嗜,年成奇欲,未必不为御者之追华元也。

皮日休所身处的是晚唐社会最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唐朝亡国,五代战乱长达一百多年国破、家破、人亡的年代。而皮日休处于社会底层,自然深谙民间疾苦,于是皮日休的诗也都带有现实主义思想,注重描写民生时事。而在仕途方面,皮日休曾经第一次未及弟,是在第二次才及第。但是事后得知竟然是因为“皮”这个姓氏稀少,所以才被录取。这使得皮日休心灰意冷。对他后期诗风的转变也有了较大的影响。


公元605年,隋炀帝而令直属修筑了京杭大运河。这条大运河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久的古代运河,对中国南北的商贸流通存有十分关键性的影响。但是修筑大运河,也就是代价了极高的代价,在修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后人的评判不一。而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就主要抒发了自己对于修筑大运河利弊的观点。

《汴河怀古》全诗原文: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整首诗的第一句就说隋朝是亡于大运河,但是第二句却又说这条大运河至今都还在使用,尤其是用了“赖”这个字,反而表达出了一种这条运河已经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给人一种称赞这条运河的感觉。这样前后不一致的论调,就是唐朝诗人咏史怀古常用的“翻案法”。

诗歌的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又说明了皮日休对隋炀帝的抨击斥责就是十分显著的。第四句又将大禹治水的功绩拎出与隋炀帝修筑运河较之,这样一对照,就变得隋炀帝的罪反而坐实了。因为大禹治水就是亲自率领百姓们在各地,三过家门而未入,为世人所赞扬。而隋炀帝命令修筑大运河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已,与大禹就是无法较之的。

当时,皮日休身处的时期已经是唐朝快要亡国的时候,与隋炀帝时期的情形十分相似。但是当时唐朝人似乎已经忘记了隋朝被灭的教训,而皮日休在这个时候写了一首这样的诗,意味深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290f0a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