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26 巫峡赏雾 |湘教版 (2)

2024-03-05 21:18: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26 巫峡赏雾 |湘教版 (2)》,欢迎阅读!
巫峡,语文教案,上册,年级,8.26







石洞至上学校 王东山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 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巫峡位于重庆市,是长江三峡中最具观赏性一个景点。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经历过无比壮阔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看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2 板书课题,理解“赏”。看强调的是动作,简单的观看。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

中的乐趣。

3 播放巫峡课件欣赏 4 复习词语,带读。 二、感知阅读

1 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听后完成以下作业: A. 标出自然段

B. 文中依次写了几种形态的雾?分别是什么? C. 这些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D. 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E.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不同姿态的雾。

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3--7自然段每一段开头的句子。每段的第一句话都写了什么?请写出各种雾的名称和特点。

3齐读最后一段,巫峡的雾,真是迷人的雾。这个结尾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 四、合作解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各种雾的特点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1、山帽子雾段:

1)齐读这一段,问:作者是怎样把山帽子雾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为什么?

2、半山雾语段:1读课文,从这个比喻句中你读懂了什么?它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半山雾比喻成一道从天而降的天幕,形象说明半山雾浓重的特点)

3 轻纱雾语段: 1)指名读课文,轻纱雾又有什么特点?(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轻纱雾的轻薄、飘渺,

2明明是雾在飘动,为什么说“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用拟

人、排比的手法,把山峰、农舍、神女峰写活了,写出了它的动态美)




4、江雾语段:

1)齐读课文,江雾是怎么形成的?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随着江水流动,眼波由淡变浓,转眼间跟潮水似的上涨起来。

5、跑马雾的语段 1、集体诵读。

2、出示课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 特点:气势磅礴

2)描写“跑马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排比) 3)你认为本段写景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动静结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想

象力丰富。 五、看图识雾

六、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上台演出。 七、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2、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 3、文章结构:总--总。

4、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六、拓展延伸

1、给巫峡写一段广告词。



山帽子雾 俊秀迷人 半山雾 如梦如幻 轻纱雾 江雾 跑马雾



大而圆 遮山 丝丝缕缕 随江潮而起 气势好生了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443cc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