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反思

2022-12-05 17:0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生物圈,微生物,反思,教学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的《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标对这局部的要求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是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二是发酵技术。一开始我认为复习课可以容量大,把二者都制定在了目标里,可是预估了时间后发现40分钟内完不成,于是又把发酵技术相关内容给删去,才能刚好用一节课完成目标。

重难点是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的。学生在学完新知后,会将相似的知识点混淆,所以基于这样的学情我把复习课的难点确定为“1、病毒、细菌、真菌繁殖方式与休眠体的区别和识记。2、从名称上大致判断出某菌是细菌还是真菌。(如苏云金杆菌、甲烷菌、根瘤菌、毛霉菌等。)”

为了活泼复习课的气氛,一开始我引入了竞争机制,将全班分为红队蓝队两组,红队答题时蓝队注意听漏洞,假设红队答对了得5分,假设有遗漏,蓝队补充了那么蓝队翻倍得10分,两对轮流进展。

在三班和四班磨课时发现,这样的`竞争确实能让课堂比拟活泼,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得分上,该不该给分、给多少分、该哪对答题等等,这些环节消耗了一些师生的精力和时间,使得知识点的线索串联得不是很顺畅,所以我权衡利弊后,在七班上课时决定不用这样的竞争机制,只在最后完成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时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其它环节只需同桌互动就可以。这样改良之后学习效果好了很多。

一开始出于让学生梳理比拟的初心,我将比拟的表格大框架设计好打印在学案上,学生需要自己调动所学完成表格内容。在磨课中发现,由于表格填空内容较多,学生一方面不知道某些空该往哪方面去写,另一方面不知道写多少,是详细写还是简单写,导致表格自学局部进度很慢。另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课本上找出各种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例子,比拟多比拟琐碎,学生翻书也消耗很多时间,所以这局部也效率不高。

发现问题后我对教案重新进展了整改,一方面把表格内容填空局部不再留大量空白,而是在表格里设计挖空,学生只需完成表格中的某些挖空词语即可,这样的改良既给学生的答题设定了方向,也减少了学生的书写量,省时高效。另一方面我自己把课本上有关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都梳理出来编上序号放在学案里,让学生根据分类将对应的序号填进表格即可,这样既省了学生翻书的时间,又省了书写名称的时间,一举两得。

课不磨不成器,教学都讲究预设和生成,我在设计时觉得没问题的内容和环节,到了真正上课时就暴露出很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和缺乏。这也说明了我的教学经历依然缺乏,仍需要多进展这样的设计和磨课、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效劳于学生的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f94fc1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