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涉江》探赏

2022-03-27 10:4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屈原《涉江》探赏》,欢迎阅读!
屈原,江》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屈原《涉江》探赏

作者:刘新丽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第05

【摘要】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生活在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复杂激烈的时代。他的悲愤的诗篇,一字一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情感,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他的作品《涉江》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从三个方面鉴赏了这首不朽的诗篇。再现了诗人艰难的人生历程、伟大艺术形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关键词】赏析;涉江;人生历程;艺术形象;艺术技巧 一、鉴赏诗人艰难的人生历程

《涉江》是屈原被第二次流放到沅湘之间时记述征程和抒写怨愤的诗作,是《九章》中的一篇。朱熹谈及《九章》时曾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时感触,辄形于声。”“涉江就是过江南行,旦余济乎江湘句表明了题意。

诗人因进谏而遭楚顷襄王流放,离开郢都东行,到了鄂渚。由鄂渚渡江湘南行,一路颠簸,到达方林,横渡洞庭湖,然后改行水路,溯沅水而上。一路上只有孤寂的身影陪伴自己,却找不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诗人备尝艰辛。

诗人途径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几个县,山一程,水一程,行程非常漫长,一路上的波折坎坷不计其数。从鄂渚出发还是秋冬之绪风,到达溆浦则已是霰雪纷其无垠。路途曲折艰难,时日痛苦难挨,我们于上述地址的变化中分明看到了一位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年迈老人的凄苦形象,分明感受到一位帝乡日远”“逆以煎我怀的忠臣的复杂心情,更清楚地听到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的顽强斗士的呐喊。因此,作者并不是单单纪录自己流放的行程,而是以抒发自己越远离故都越沉重的心情来表达对祖国的无限依恋。

诗人学问广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有干练的才能,曾为楚怀王左徒,明告怀王,来!吾导夫先路,希望及前之踵武。可是楚国党人之偷乐兮,路幽味以险隘,而怀王反复无常,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最后不辩忠邪,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后信谗而齐怒。结果屈原由一开始的颇受信任到因奸臣谗言而被楚王疏远,再而见放终于见逐这不幸的遭遇,多难的经历,多么像这流放的曲折之路啊!而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憔悴不堪,又多么像诗人倍受打击、横遭贬谪之苦、多艰的人生啊!我们读到《涉江》中的行程途径,不得不为诗人流两行同情之泪呀! 二、鉴赏诗人伟大的艺术形象

诗人从幼年起就爱穿标新立异的服装,这种兴趣到了老年仍不衰减。周围的世俗之人不理解,于是诗人想象驾起青虬,吆喝白龙,陪伴舜帝漫游生长着美玉的仙宫;登上洁白无瑕的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27c62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