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的科学下期中试卷.doc

2022-07-06 23:57: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的科学下期中试卷.doc》,欢迎阅读!
中试,下期,人教,年级,科学







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试卷

七年级 科学学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这是一

切真正艺术创作及科学发明的灵感源泉。 ”祝愿你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对科学的神秘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并取得成功!接下来你可以尽情地发挥。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2 分,共 50 分)







幼苗逐渐长高

A. 枯黄的树叶落地 B. 电铃声传入人耳 C. 太阳光照射大地 D.

2 2009 11 17 日下午 3 时许 , 一片彩云飞快飘过衢州一工地上正在建设中的“名都”



大楼的上空 , 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 这种判断的失误 , 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 大楼

B.

地面

C. B. D.

C.











D.

彩云



D.

耳蜗



观察者自己

3. 小明以 3 / 秒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上学。关于



3 / 秒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 3 / C. 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 3 A. 耳廓

B.





每秒钟的速度是 3 /

每经过 30 米所用的时间是 10





4. 耳的结构中,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鼓膜 听小骨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但反过来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C.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D. 之所以二力会发生平衡,是因为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6. 下列物体中,接近

A. 一个中学生 A. A.

B. B.

30N 的是





B.

味蕾

一个书包

C. C.

C. 一辆载重的汽车

D.

一支钢笔



7. 周末,小红和爸爸一起到公园里划船,船桨向后划,船向前进。推动船前进的物体是

大脑皮层

D.

D.





8. 人的味觉形成的部位在

味觉神经

9. 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

么它将做



A. 匀速运动 B. 减速运动 C. 加速运动 D. 曲线运动



10. 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 大小有关 C. 方向有关

B. D.

作用点有关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新课标第一网





11. 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12. 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A. 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C. 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13.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B.



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D.

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













A.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 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 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1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但发声的物体不一定振动 B. 超声波比较容易造成噪音污染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D. 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









15.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及细绳重力不计,绳子的两端各挂一个物重为

则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牛顿

牛顿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0 牛顿的钩码,



15 16 17

16.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 20 牛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对此现象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用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C. 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B. D.

小明用的推力等于汽车的重力 小明用的推力等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17. 许多高档轿车中都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

车身上而受伤,如右上图所示。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 )

A. 高速公路上疾速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起动时

B. D.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18. 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一些声音和光的知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①人用

眼看物体时,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②“震耳欲聋”是指



声音的音调高;③跳伞运动员在下落逐渐接近湖面的过程中,在湖面中成的像逐渐增



大;④人眼视网膜上有的部位没有感光细胞。对这四种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 ④正确,①②③错误

B. D.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 )

19. 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下面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绳对鱼的拉力和鱼对绳的拉力



B.



人的拉力和鱼受到的重力

绳对鱼的拉力和绳受到的重力



C. 绳对鱼的拉力和鱼受到的重力 20. 为了减少摩擦力,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D.



A. 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C. 使接触面积减小

D.

B. 使物体滑动的速度减小 使接触面变得粗糙些



21. 下图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







22. 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图) 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A. AB



,你认为他们应把



B. AC



--------------------------------------



(▲



D.

都不

23. 手机 A 的号码为。手机 B 的号码。若将手机

A. 人能听到响声,手机

B 的号码为。手机 B 拨手机 A 时,手机 A 发出响声且屏幕上显



A 置于一透明真空玻璃罩中,用手机 A 显示 B 的号码

B 拨叫手机 A,则将





B. 人不能听到响声,手机 A 显示 B 的号码 C. 人不能听到响声,手机 A 显示 A 的号码 D. 人既不能听到响声,手机 A 也不显示号码

24. 被足球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作曲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行中的足球的

描述,正确的是







A. 足球作曲线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不断发生改变造成的 B. 飞行中的足球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的作用(不计空气对足球的作用力) C. 飞行中的足球具有动能和势能

D. 如果在飞行过程中足球突然失去一切外力,则足球将始终保持曲线运动 25. 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当它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 透镜移动了 30 厘米,那么

A. 物体可能在离透镜 1 倍焦距内移动

B. 物体一定在离透镜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移动 C. 物体一定在离透镜 2 倍焦距内移动



10 厘米,而它所对应的像却远离












D. 物体一定在离透镜 2 倍焦距外移动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5 分)

26.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他看到的纸的颜色是 27.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





▲色的。

序号 示例 1 2





语句 海市蜃楼 镜花水月 立竿见影



科学知识 光的折射





蕴涵了科学知识.请在右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 及到的科学知识。





28. 当一束光线从空中垂直射向水面时,折射角为







▲ 度,进入水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 (填“不变” 、“变小”或“变大” )。

29. 看着刚学会爬行的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下表是小明记录青青和强强

爬行时的情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

2)整个过程中他俩爬得较快的是









是匀速爬行的,他爬行的速度是

4

6







时间(秒)

青青爬行的距离(米) 强强爬行的距离(米)

2 8 10

30.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苹果

的重量,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牛,苹果受的重力是

▲ 牛。

31. 如下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c de 是放置点燃的蜡烛的五个位置。

F 是凸透镜的焦点, a b

光屏应往 ▲ 移动(填“左”或“右”)。

。(真“大”、“小”或“不变” )

1 蜡烛由 b d 移动时,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蜡烛由 c b 移动时,光屏上成的像将逐渐变

3)如果想要用这一面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应放在 位置。

d



c b F a



32. 如图 (a) (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___ 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

动状态发生改变; ____ 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 (a) ”或“ (b) ”】

32

33. 在测视力时,眼要与视力表相距



33

5m,由于空间的限制需借助平面镜,若视力表与平面





镜相距 3m,则被测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m 。小丽经测试后为近视,医生建










议她可以佩戴隐形眼镜,这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

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酯(

HEMA)制成的,中心的厚度只






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 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小于”或“等于” )

0.05mm (选填“大于” 、

34. 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根据多年观测宣布:银河系中心可能

存在一个大黑洞。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心约六十亿千米的星体正以 2000 千米 / 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这一速度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的几分之几

35. 如图所示,用 30 牛的水平力将重 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

则墙壁受到的压力是

牛,若物体沿着墙壁匀速下滑,则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方向是

36. 一束光线以跟水面成 45°角的方向从空气斜射到水面 , 则此光线经水面

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必 90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

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的其他舞蹈者这

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

何种乐器在发声, 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 是不同的。 (填“音调”、色”或“响度”)。

3)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

使音箱带动舞台一起产生

,从而使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

节奏的变化。

三、作图题 (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38. 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左下图中已标

出了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39. 右上图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 请在图中画出重为 5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四、探究题 (每空 1 分,画图 2 分,共 11 分)

4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的几种猜想

A. 与接触面的压力的大小有关 B.

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C. 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音



:






















⑴实验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做 ⑵比较甲图和



运动;



图,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验证猜想



( 填序号 )





41.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图示,

每个钩码的质量是 50 克。

(1) 完成下表:

钩码数 ( )

钩码质量

( 千克 )



钩码受到 重力 ( )

钩码受到重力跟质

量的比 ( 牛/千克 )

(2)





分析实验数据,





(3) 若该同学在弹簧测



1 2 3



10

1

10







力计下挂了







5 个钩码

( 在称量范围内 ) ,则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2.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

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 上滑行的距离 )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1) 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

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 直接画 在答卷的图上,请先用铅笔,确定后再用 标准答题笔涂黑 ) (2) 一起发生在限速 50





( 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

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

速度 ( 千米 / )

反应距离 ( )

制动距离 停车距离 ( )

( )

20

千米/时路段的交通

40 80 100





4 8 16 20



2 8 32 50



6 16 48 70



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 ( 制动距离 ) 长为 25 米。请你根据上面图 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3) 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 。 (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 秒。



)

(4) 轮胎长期使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

五、计算题 (共 1 小题,共 10 分)

题目在答卷上,请直接做在答卷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d03a58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