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校本资源建设瓶颈,赋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2024-04-01 20:4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突破校本资源建设瓶颈,赋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欢迎阅读!
资源建设,校本,瓶颈,变革,突破

突破校本资源建设瓶颈,赋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一、学校基本情况

运城市海仓学校成立于2013年,是一所市直公办小学。近年来,我校积极使用“运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智慧教育助力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目前已形成了语、数、英、科的智慧课堂“三段五步”教学模式,进入了大数据赋能教育教学的新阶段。

二、背景与面临的问题

原有资源网鱼龙混杂、散乱分布,资源表现形式单一,表面看资源内容较多,但教师使用一段时间后普遍认为,在开展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时,外部网站资源内容陈旧、更新迟缓,资源实体拆分、重组困难,使用非常不便,真正可用的资源严重不足。这种散乱、缺乏整合的数字资源可用性不强,导致一线学校信息化教学难以常态化、高层次发展。

三、问题解决策略

(一)进行资源整合,提升资源的实用性

我校利用云平台备授课功能,鼓励教师们将一节课中需用到的课件、微课、教案、学习单等资源进行整合,拖动至备课包中。上课时,直接打开相应章节的备课包,灵活调用所需资源,这种常态资源包的形式经过持续建设,最终达到一课一包的效果,可以实现建用同步。借助云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后,对我校全体78名教师进行了“校本资源实用性”问卷调查,69.23%的老师认为,这些校本资源大部分符合自己的需求。可见这些整合性的数字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新大小教研模式,以资源推动翻转课堂 我校以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为抓手,以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践创新为引领,将数字资源迭代生成、优化发展融合在创新性的业务过程中,使校本资源环境建设进入创生一体、修共济的发展状态。

1.通过小教研,对资源进行整合、汇聚、定制,生成常态资源

小教研即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构成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负责安排和组织该年级、该学科备课活动。一般一位教师一学期只承担一个单元或指定课时的主备,形成个人主备+集体备课+个人复备模式。教研主题围绕“翻转课堂资源建设”“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重构创新一体化资源建设”等进行。

1)课前。按照“个人主备+集体备课”的备课模式建设常态教学资源。

个人备课:教师从校本资源库、网络、云平台等海量资源中进行收集、定制、加工。根据教研主题,课前设计自主学习单并推送给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定制化的校本资源。

集体备课:教研组发挥群体智慧,在每周教研时间对个人备课资源进行讨论、修改、优化,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集体备课资源。

2)课中。教师直接使用集体备课资源进行授课,重点关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错题、课堂生成等并及时记录,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资源。

3)课后。教师推送分层练习,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背景来确定资源,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自主选取习题。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资源按照个人特色进行修改完善,将资源优化后再分享至云平台,同学科教师可直接调用,大大缩减备课时间。

此外,为促进数字资源建设成效,学校应用行政方式,将教师常态资源建设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每项考核都有配套评价标准。

2.通过大教研活动,推动精品课资源建设,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大教研即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对青年教师赛讲课、教学能手展示课进行的教研活动。


过赛讲、大教研活动促进资源迭代优化。基于机制创新、业务融合和教研文化生成,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突破资源建设瓶颈,让每一位教师能借助数字资源进行现代化教学,达到“变教为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目的。定期开展教学能手展示课、青年教师赛讲课、同课异构等大教研活动,将资源建设与师生活动紧密结合,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教与学。

1)精品资源建设流程:

大教研围绕“精品资源包设计”进行聚焦性突破,包括:“自主学习单设计”“精细化微课设计”“课后分层作业设计”等,其流程为:学科大教研→个人复备完善→上传优质资源包,即大教研团队对授课教师“教”的有效性进行诊断与点评,对学生“学”的有效性进行监测与评价,之后做课教师根据改进建议修改资源后形成精品资源,上传分享到云平台校本资源库中。

2)精品课资源应用流程:

英语教学资源应用为例,从学生活动和教学流程出发,分为课前:完成预测、查看反馈、自主订正;课中:展示分享、随堂反馈、合作探究;课后:AI堂堂清、针对练习、巩固提升。教学流程主要是教师课前:数据分析、学情预判、推送任务;课中:语境创设、精讲点评、交流互动;课后:分层作业、个性答疑、教学反思。

(三)以结构化资源包生成,助推分层资源体系化建设

1.课前资源:课前资源包括:教师推送的资源和学生自主使用的资源。教师课前可推送自主学习单、微课视频等;学生课前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平台上相应的资源进行预习。

2.课中资源:学生也是资源建设的主体。课中的资源既包括教师推送的提升巩固学习的资源,也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即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衍生出来的资源。例如:学生的质疑问题、易错题以及课堂随机生成的特色资源。

3.课后资源:分为教师在云平台推送的分层练习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教师推送的资源注意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有层次、有梯度,促使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的学情数据,为下一阶段备授课做好准备,促进资源的优化迭代。

四、实施效果

(一)促进了资源多样化、定制化

教师通过完善课件、优化教案、录制微课等多种方式生成精品资源,并在资源应用过程中,不断迭代优化资源,实现了校本资源的多样化、定制化,有效解决了教师对资源需求。从我校教师经常使用的资源类型统计表看,87.18%的老师会使用多媒体素材类资源,此外,老师们也经常使用练习题、微课、教案等资源。

(二)资源支持了教与学方式变革 在资源应用过程中,我校利用校本资源实现了由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模式的转变。目前,我校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率达到91%教师课前会给学生推送学习单、微课,在课中借助学习单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课后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推送精准练习。这些精细化资源为教学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使用校本资源的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老师推送的预习资源占到了44.38%

(三)分层资源促进了因材施教

学生线上资源方面,我校采取了课前、课后分层作业,利用AI堂堂清、强基行动等措施因材施教,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学生经常使用的资源类型统计中,“喜欢使用配套完整资源”的占70.94%“喜欢用AI堂堂清”的占到了73.75%“喜欢同步训练”的占64.69%

五、总结

依托“运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以校本教研创新为抓手,构建小教研、大教研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0c4375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