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写作特色

2023-04-15 14: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写作特色》,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学问,语文,怀疑

《怀疑与学问》写作特色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3-5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6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作两层,有两个层内小论点,一层进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34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5段扩展开去,又提出另一个层内小论点: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及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精当的阐述。

2.事理分析得透辟周密。

文章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首先说明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说明事实和根据有两个来源,说明传说不一定可靠,说明从传说找证据又为治学所不可缺少,这样就很自然地推论出对于传说事前都应该经过一番思考这个道理。又如对什么叫“怀疑的精神”,作者阐释得十分明确。所谓怀疑,是指不随便轻信,是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决定信与不信;进而又把怀疑分析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在论证怀疑对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将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五步。这些分析都是很透辟很周密的。

3.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开头不只引用了程颐的话,还引用了张载同一观点的话,而且这两人都是古代著名的大学问家,用他们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4


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实有必要。作者举例时,就读书时该怎样怀疑、追问,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具体的借鉴,对人很有启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81d6b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