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23-03-29 11:2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欢迎阅读!
毛泽东,述评,现状,国内外,理想



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学者始终保持着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兴趣。尤其在当下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毛泽东社会理想观也再度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另一方面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社会理想观放在一个宏观的理论背景中进行比较研究。但同时学界对其的研究还存在注疏式说明偏多、研究视角狭窄等不足。



标签:毛泽东 社会理想观

毛泽东是对全世界产生极大影响力的伟人,他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也极大程度地影响了20世纪直到当代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这就使得国内外学术界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产生了十分浓厚而经久不衰的兴趣,并出版和发表了数以万计的专著、论文和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学术界以持续的热情不断地进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很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越南等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毛泽东社会理想论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关于近代中国理想社会演变问题的研究

回顾近代以来追求实现社会理想的发展历程,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当代的社会理想。这些年以来,理论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近代中国理想社会的演变问题也开展了研究。从现有搜集的资料来看,专门以社会理想观命名的专著与论文并不多。大部分资料是以整个中国理想社会的演变形式为主要研究脉络。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不断提出各种社会理想并为之实现而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也是无可厚非的。主要代表作有郭剑林的《近现代中国社会理想的变迁及其启示》和《从梦断大同建设小康”—中国社会理想的发展历程》,张雪山的《二十世纪理想主义思潮探源》,常黎峰的《理想社会蓝图的构建与历史悲剧的铸成毛泽东晚年理想社会主义目标模式构想探析》王有春的《近代中国大同理想的智慧之光》,许秋奎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等论文,代表专著有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著作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等。



2.关于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研究

毛泽东社会理想观为中国人民认同和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我国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主要有杜菊辉和丁厚泰的《毛泽东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观的继承和发展》、景君学和刘慧君的《毛澤东理想主义特征及其渊源探析》李泓和金钊的《大同思想与毛泽东的社会理想》沈文虎的《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与他的人生理想》居维纲的《毛泽东的理想社会模式简析》等研究成果。贾贵生的《毛泽东的理想社会观》一文概述了毛泽东理想社会观发展的三个阶段,论述了毛泽东理想社会观的基本特征,指出了毛泽东理想社会观的主要思想渊源。张文涛的《毛泽东思想中的理想性价值》哲学的角度讨论了毛泽东社会理想的价值问题。姜怀忠的《论毛泽东社会理想的转变历程及实践启示》,通过对毛泽东社会理想的转变及实践过程的考察,从中得出一些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意义的经验启示。同类文章还有杨蓉的《毛泽东的天下大同理想社会主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姜怀忠的《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等。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和学术界一些学者对毛泽东的介绍和研究一直没有中断。不过在前半期他们的理论研究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既受其所在国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政治需要、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制约,也受到学术界自身的理论与方法的影响,还受到中国国内政治形势与研究水平、理论宣传的影响。国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国外相关研究虽然在兴趣点和局部性上呈现时温时火的阶段性特征,但从研究的规模、点、理论和方法等整体态势看,基本上还是呈现出连续不断而且逐步深入的特点。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入交流与沟通,国内外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已经出现相互合作与促进的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入。从这个时期开始,全球范围内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越来越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问题上做出了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还做出了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与界定,使得国外众多的研究者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与此同时,国内理论界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热潮和大量学术成果也为国外很多专家学者重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更为广泛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在参阅整理了大量文献之后,可以适时的总结出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很多研究对毛泽东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理论与实践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研究热情,施拉姆的《毛泽东的思想》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该研究成果在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之余,以毛泽东社会理想观如何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视角,从特殊的较少学者关注的社会理想的角度进行探究,着重从理论的继承与再创造方面对毛泽东一生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另一方面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社会理想观放在一个宏观的理




论背景中进行比较研究。迈斯纳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在国内外学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书作者紧紧围绕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时期海外有关毛泽东生平、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思想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中,华裔学者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这些学者往往既具备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积淀,流利地阅读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和文献,又受西方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影响,时在研究过程中较少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因此其论证有力饱满,结论富有新意,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华裔学者张颧的研究成果即是例证。他在《扮演上帝:20世纪中国激进思想中人的神话》一文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情境、毛泽东本人的生活阅历等诸方面的因素,解释了毛泽东怎样被一步步神化的过程。



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内容颇为丰富。近些年来,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关于毛泽东社会理想观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涉及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各个层面,有些学者的视角也极为新颖,为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打开了新视野。但是,由于对毛泽东社会理想观问题的已有研究只局限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因此,对于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空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毛泽东相关思想的许多研究仅仅局限于注疏式说明,没有深化和细化。二是过分依赖文献记载和档案史料,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使得这些研究在资料的引用上重复。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影响方面,不可能只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篇文章或著作中,这就要求论者从不同的文本和相关资料中去挖掘有关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原始材料。三是对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中国整个社会理想的变迁之中,没有从毛泽东社会理想观本身出发,因而,对于其思想精华就很难全面地把握。第四是在对其思想评价上,没有一个具体而全面的评价框架,特别是对毛泽东社会理想观的系统研究还存在着空白。总之,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进行很久,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鉴于以上所述,对相关论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勇. 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776233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