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4劳动社会学

2022-12-28 01: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0294劳动社会学》,欢迎阅读!
社会学,劳动,00294

第一章 绪论

劳动社会学的含义: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十九世纪20-30代,最早出现在法国。

劳动的含义: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并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工作的含义:工作是人类通过劳动分工进行的、有组织的、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劳动社会学研究的内容:1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其组织形式5劳动与社会变迁。

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1实际观点2实证观点3整体观点4发展观点 劳动社会学的研究类型:1描述性与解释性研究2横剖与纵贯研究3普查抽样与个案研究 社会调查法的类型:普查,抽样和个案调查法。

社会调查法的具体方法:1文献调查法2访问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4实验调查法. 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方法:1社会调查法2社会统计法3比较分析法4参与调查法。 个案调查法的含义: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 问卷调查法的含义: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 劳动的本质:1目的性2自觉性3创造性

职业的含义:职业是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它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功能条件。 行业的含义:行业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集团概念。

科层制的基本要素:1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2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内部等级制度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和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3非人格化的,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合理化的体系4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第二章 劳动

劳动社会化的含义:从狭义上讲,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相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过程。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1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2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3机器和大工业阶段4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技术革命阶段。

劳动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4劳动成果的社会化。

年龄结构比如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2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3再次,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 劳动保护的含义:劳动保护是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1劳动时间的限制2劳动速度的限制3劳动的物质条件改善4特殊劳动者的保护。 群体结构的含义: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是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群体结构的种类:1直线制结构2职能式结构3直线-职能式3水平结构4矩阵结构。

群体非正式结构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1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2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其中消极影响1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2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3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比如徇私舞弊,拉帮结派,阻扰变革,压制先进…… 第三章 劳动者

劳动者的含义:劳动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的,相对持续的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和服务的社会人。

劳动者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2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3处于劳动岗位的人,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4参与实际的劳动过程。

劳动者的自然素质1体力2智力3心理因素。

劳动者的社会素质1文化素质2思想道德3劳动者社会化4劳动态度。是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相应的认识能力,劳动态度和心态。

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企业文化的内容:1企业规范2企业意识3企业英雄人物4企业形象4价值观念4管理方法。 企业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约束功能3凝聚功能4激励功能5效率功能6协调功能。

劳动者社会化的含义:劳动者社会化是指将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


的劳动规范,遵循劳动纪律,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过程。

劳动者社会化的内容:1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适应企业文化3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

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1家庭教化2学校教化3社会教化4网络互动4劳动组织教化。

劳动着社会化的进程:1预期社会化2劳动者初始社会化3劳动者基础社会化4劳动者继续社会化。 第四章 职业生涯

职业的特征:1社会性2差异性3层次性4时代性。

影响职业生涯的八大要素:健康状况,社会阶层的影响,教育性别年龄负担,自我观,地理因素。

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和个人按照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计划,发展和评估。包括个人管理也包括组织管理。

职业锚的含义:职业锚是一种指导,制约,稳定和整合个人职业决策的自我观。 职业锚的类型:1技术/职能型2管理能力型3安全/稳定型4自主,独立型。

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道路:1立足本职的道路2自学成才的道路3转换职业的道路4自我创业的道路。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内容:1员工的自我评估2组织对员工的评估3职业的培训与指导4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个人参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2对于增强对工作环境的把控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十分重要3有利于过好个人职业生活4有利于处理好个人职业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企业组织参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条件2职业生涯管理能充分的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实现企业组织目标。

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1帮助员工提高在各个需要层次的满足度2使人的需要满足从金字塔向梯形过渡,逐渐接近矩形3使员工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得到提高4使员工的自我实现等精神方面的高级需要的满足度逐步提高。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计划或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五章 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

职业声望的含义:职业生涯是与财富权力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

职业声望的影响要素:1职业的社会功能2职业的要求3职业报酬4职业环境。

职业分层的含义:从劳动社会学角度看,所谓职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地位和声望的不同等级序列。

社会分层的意义:1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2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3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4对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提出政策性建议。

职业流动的含义: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为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换职业的行为。

职业流动的决策:1明确职业流动的目标2选取适宜的用人单位3分析接收单位的现状4分析由原单位流出的可能性5流动与维持现状的比较6完成流动。 第六章 劳动组织

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文化倾向。

组织机构设置:1按产品设置2按客户设置3按职能设置4按地区设置5按计划项目设置。

正式组织的特点:1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性和整体性2有正式的阶层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3成员的互动方式既是正式的又是片面的。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1凝聚力2结构松散,规模小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化解矛盾,提高凝聚力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信息通道4维护个人品德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维护个人人格的感情。

劳动组合的含义:西方企业内部进行劳动组织的主要理论。创新之处:组合原因,组合类型,组合研究。 劳动组合的类型:1指令组合2任务组合3利益组合4友谊组合4委员会。 第七章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含义: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各类企业,个人商户,事业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劳动经济关系。 劳务关系的含义:指劳务关系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形成的关于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集体谈判制度的含义:集体谈判制度是资方与雇员代表借助谈判,旨在达成覆盖某一雇员群体的协议,以解决就业条件与待遇,协调雇佣关系的一种方法。

三方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企事业管理单位和工会组织协调处理劳动争议的机制。 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主观因素 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制度因素,传媒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391bbf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