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科技走进古诗教学

2022-07-23 00: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现代科技走进古诗教学》,欢迎阅读!
现代科技,古诗,走进,教学

让现代科技走进古诗教学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可谓是我国的国宝,更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科技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意境美 语言美 情感美 现代科技 一、烘托氛围,感知意境美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音乐美、画面美给予他们一种人为的气氛,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引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我就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为古诗配画。在创作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张张充满重稚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的理解程度,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通过为诗作画,反馈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调节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如果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渡荆门送别》云生结海楼中的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更难默写。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而用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天边的云霞聚集,就像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


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动态画面中领悟到字的妙处。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又如在赏析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我先请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故事的背景,通过音乐和动态画面,感受到作者此时此刻心情的开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紧接着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在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领悟到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感情美,更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大增,甚至有一种要大显身手的想法。这时,不妨给学生机会,我想他们的水平会越来越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6c397e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