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卡通卡通》反思与总结 【完整版】

2023-03-19 16:04: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术课《卡通卡通》反思与总结 【完整版】》,欢迎阅读!
卡通,美术课,整版,反思,总结

美术课《卡通卡通》反思与总结 1.摸清学情,选材得当。

卡通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科技、文化、社会的进步等因素都会对卡通的发展产生影响。什么样的卡通形象符合这个年级孩子的年龄段需求这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因为一些不适的卡通内容对小学生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展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做的前期工作就是在课前了解孩子的状况,对众多的卡通形象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的内容让孩子欣赏。

2.联系生活,激趣互动。

“卡通”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课。小朋友可能每天都会看卡通片,甚至是家长当做奖励孩子的一件事。这么说,要上好这节课就很容易了吗我观摩过一些老师的课,通常都是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卡通图片,帮助学生回忆一些卡通造型。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信手拈来的造型想象能力,即使看再多的卡通形象,作业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依赖临摹教师提供的卡通形象。所以,教师要抓两点:一是重材料的感知,让学生形成卡通的表象;二是重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感知,建立表象,提升学生想象的创造能力。学生自然产生“激情想象”的需求,新的卡通形象设计的欲望便油然而生。特别是猜卡通形象教学环节,学生热情高涨,精彩纷呈,不由自主地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与描述。换装游戏掀起另一个高潮,学生评画积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之中。

3.凸现难点,学法指导。

在学生的心目中,卡通就是一个既定的、大画家们设计出的固定的形象。比如:造型复杂的孙悟空、人人知晓的米老鼠等。殊不知,其实孩子自己就是一个潜在的卡通造型师,对于所有熟悉的物品,只要你学会了为之加上表情和

1


动作的方法之后,都可以将其变成一个新的卡通形象。这就是说,教师要重在教会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所以,我在这节课中,选择一个看似童话的卡通故事,为学生设定“摘苹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走进卡通世界的“一切皆有情感”的感觉中去,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迈开了亲近卡通、并想表现卡通的第一步。游戏猜谜的环节,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卡通形象的外形特点,接着,我再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将设计卡通形象的方法归纳为:拟人、夸张、幽默等,让孩子们认同并运用。每个孩子“笔下生辉”,创造出新的卡通宝贝啦!孩子们收获着成功与喜悦。

4.关注传统,传承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的卡通形象,诸如《西游记》、《哪吒闹海》、《精卫填海》《花木兰》等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流传千百年,如果到我们这代丢失了,就有动摇传统文化根基的危险。因此课堂教学中,善于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儿童不但喜爱,且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了儿童的知识、技能、个性及文化的和谐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575acef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