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卡通卡通

2023-03-19 16: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十七课 卡通卡通》,欢迎阅读!
卡通,十七

第十七课 卡通卡通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 难点 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手法,运用夸张、拟人手 课前准备 教师:动画片《西游记》影碟及相应VCD音乐光碟、自制课件、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并存在移动盘上带来课堂、彩笔、32开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按八人小组坐好,并摆放好学具。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它出自哪里? 学生答:《西游记》里的歌。

师补充:这首歌我们很熟悉,是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3、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为什么? (学生举手谈)

动画片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

4、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三、启发认识

1、课件出示各种卡通形象,学生将课前找到卡通图进行展示。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显示狗的写真图与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卡通形象在狗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四、设计方法

1、教师演示人物与动物的卡通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黑猫警长》、《雪孩子》、《蓝皮鼠和大脸猫》,美国迪《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2、师生共同设计台灯的卡通形象。

教师黑板画一盏台灯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盏台灯变化为一盏卡通灯?(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五、自我实践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六、展示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卡通, 课件, 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1ec46a6c175f0e7dd137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