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习惯

2022-04-22 10:0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习惯》,欢迎阅读!
小学,审题,数学教学,数学论文,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习惯



数学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会读题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审题,即看清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述的意思。审题过程是挖掘信息的过程,也是迁移信息的过程,它是对问题所含信息的提取、组合、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观察,抓住关键的信息,方能认识问题的本质,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数学教学中的审题就是要弄清题目内容和要求,看清数字和符号,理解题中图文列举的数量关系。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审题不清的问题,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力图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作一归纳.

一、读题时一目十行-养成指读两遍的习惯

出现的问题: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然后凭借着已有解题经验或大概的印象开始做题.出现错误。

解决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放慢速度,读两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是初步了解题意,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读题时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把题目读顺。通过读题,让学生正确地找出条件和问题,对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总括的了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教师把有文字的题目出示给学生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读准题.要求在读题时用手指指着所读的部分,手眼合一.

实践的效果:今年,我所任教的是二年级,正是强化培养各种学习习惯的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宝贵的40分钟里挤出时间,不论教学时间多么紧张,只要是做课堂练习题,都要求学生先指读题目要求两遍,再提笔答题。这样坚持了一学期的时间,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



1


指读的好习惯,能将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现在学生因题目要求没有看清楚而造成的差错较初开学时已明显减少。

二、题意不能理解透彻-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

出现的问题: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原则性的错误。

解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用一些划浪线、点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

实践的效果: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学生们虽然在理解题意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但是与原来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学生在读题时都能准确找到关键的词,,.并养成读题时圈划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从没见过的新题,约有一半的学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读懂题意。

三、条件多而复杂——养成逆向思维的思考习惯

出现的问题:应用类的题或题包中常常会给出多个条件,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条件来解决问题存在疑惑.

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从问题出发去寻求需要的条件,得到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

实践的效果:学生所接触的题相对简单,但是在许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中仍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所以,在教学中我试着将逆向思维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思考习惯,用来过滤冗余的内容,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解题思路。由于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现阶段还没有特别明显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思维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引导与培养。同时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合作,探讨,针对不同的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71b0557ae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