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2022-08-26 10:0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欢迎阅读!
发展规划,青年,教师,个人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先要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学习型的教师,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可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如下: 一、 自身情况分析:本人的个性比较随和乐观,和同事相处和睦,与他人能较好地进行沟通

交流与合作。在工作中能认认真真积极参与,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参与科研工作投入不够,自我感觉功底较浅。虽然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洗礼,在教育观念方面有了一些的转变,但是,还需不断学习,特别是业务方面的知识、理论;其次是个人基本功的扎实与提高。

二、发展方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更要做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反思者、研究者,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的教育工作者。 三、发展目标:(一)提升个人修养,做一名有品位的教师。这就必须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为了适应明天的需要,我们今天就应该储备能量,增长能力。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自己营造一个学习的心境,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提升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使自己能科学、系统地驾驭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研”一体化,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做到教学中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创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等级。 (三)做一名轻松快乐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向优秀的老师学习管理经验,学习教师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了解高中生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对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树立为学生负责的理念,形成自己独有的工作风格。

(四)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抓住一切听课和学习的机会,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无私奉献,只有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才不会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今后,我会在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关怀、帮助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一、加强科学备课,过好教学关

青年教师要过好教学关,认真备课是前提。青年教师往往缺乏经验积累,其备课所写的教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呈现,而对备课的内涵与价值还缺乏科学地理解,这就需要老教师对如何备课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能够创编出体现思想性与创新性的教案。

1、备教材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教材不仅仅要备学生所用的教科书,还要综合参考其他几套教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做到扬长避短,这也是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过程。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钻研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等文件,以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拓展性阅读,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时安排、学生情况和设备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编写教案。

2、备学生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是否了解学生情况,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是衡量备课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技能基础、思维能力与学习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标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3、备方法备方法就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地理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自己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写好教后记,做反思型教师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常常被青年教师忽视,那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笔者在指导新教师工作的过程中,就要求他们每节课后都认真撰写教后记,并能够感受到他们通过亲身的反思所获得的巨大进步。教学反思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触角应该是多角度的,我们需要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成与败、疑惑与困难,以达到改进教学观念与行为的目的。

三、加强广泛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地理教师的课要讲得丰富多彩、令学生兴趣盎然,就要注意平日多读书、多看报,把相关资料抄录下来剪贴成册。一些优秀地理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之以恒的读书,得益于不断增加的知识储量,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看专业书籍外,笔者还提倡教师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一些书籍,如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美学理论和生态理论,如果把它们“移植”进地理课堂,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充分彰显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同时,能够提高自身修养、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四、参与课题研究,增强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问题,教科研能力比较薄弱。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是引导他们参与“师傅”所主持的课题研究工作。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如果以长远、积极进取的心态,踏实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这种收获一方面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体取得有益的教科研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087e759b6648d7c1c746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