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2022-09-17 07:3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最后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记重点字词。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4.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课前预习

1.搜集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资料。 2.熟读文章,处理字词。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共两课时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老师深情朗诵) 怎么忍得看那最后一眼 那一眼全是眷念 静静的是课堂

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 战争的音讯让人厌倦 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 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

最后一课是一顿难忘的晚餐(投影课题、作者) 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作者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 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 “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二)速读课文,找出文中重要词语 :(投影生词)

1需要掌握的词语的读音

duó hǎo sǒu ào wǔ 踱来踱去 懊悔

chãng yào shi qí dǎo gĕng yâ

dū xī fú láng 督学 膝头


2解释词语

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懊悔: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哽咽: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哽,声气阻塞。 宛转:形容声音的圆转柔和。

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喧闹:喧哗热闹。 (三)解释题目

: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呢? :因为上完这节课之后,小弗朗士就再也不能上法语课了。 :韩麦尔先生再也不能教法语了。. (四)介绍背景 为什么法国人再也不能学自己祖国的语言------法语呢?请看故事发生的背景。(投影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学生读投影内容)

故事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五)收获信息

: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那么你读完了这篇文章后获得了哪些信息呢?你能谈谈吗? 我非常同情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他们竟连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普鲁士太可恨了,侵略法国不说,还不准法国人学法语,强迫他们学德语。

生:我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认真学习,学好祖国的语言,否则也会像小弗郎士一样后悔莫及的。

师:看来课文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我们还等什么,让我们重读课文,走近小弗郎士,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 抓住心理,走近小弗郎士 1、师生分析、交流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想想表现了他一种怎样的心理。在这个环节里,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要求在这里(投影自主学习要求:跳读课文 ---圈点勾画 ---写出感受)看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 (学生阅读、搜寻、朗读、书写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是胸有成竹了,那我们就小组交流一下吧。老师对你们合作交流的要求可要做到呀!(投影小组合作学习要求:①在人人发言的基础上,整理出更好的答案。②选择你们喜欢的形式准备班级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互相补充。老师巡视)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投入,相信任务完成不错。下面我们分组展示,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准备补充。哪个组先来。 师生交流,预设:

1段“那天早上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我想就别上学了”写出了小弗朗士怕老师,而且贪玩不爱学习。(师板书怕老师、贪玩不爱学习) 3段“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有意思多了”看到敌军在操练觉得有意思,我觉得他很幼稚。(师板书:幼稚)


12段“我听了心里万分难过。啊,哪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坏家伙“三个字看出此刻的小弗郎士对敌人充满了恨。(师板书:恨敌人)

师:说的好,你能把这一段重读一下,读出他的恨吗? (生朗读12段)

:很好。“坏家伙”三字重读,表达出小弗朗士的恨。

14段“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这一段表现了小弗郎士对自己以前没有认真学习感到万分懊悔,可以看出他现在非常想好好地学习。而且也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同情。(师板书:懊悔、同情老师)

:说得很好。请你把这一段再朗读一遍,把小弗郎士当时的懊悔、惋惜等复杂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朗读第14段后,其他学生鼓掌)

:读的很到位。掌声是对你最大的肯定。你们组合作得不错,其他组还有补充的吗? :我代表我们组补充发言。

22段“只要想想: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了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更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要永远离开了这个地方。”小弗郎士能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说明此刻的他能理解老师了(师板书:理解老师)

24段“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也写出了小弗朗士对老师的理解。

:是呀!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但现在在小弗郎士的眼里形象却变了,是因为老师的爱国精神让他崇敬。从这一点上说,小弗郎士长大了。

17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难受羞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以前感觉难,现在觉得容易,是因为他上课全神贯注,写出了此时的小弗郎士爱学习了。(师板书:爱学习)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写出了小弗朗士对敌人的蔑视,对祖国的爱。(师板书:爱祖国)

:你能重读这一句,读出小弗郎士的这种轻蔑、嘲讽的感情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没有得到机会展示的组不用遗憾,下面还有机会,希望你们能抓住。在交流中,我们慢慢了解了小弗郎士,你会发现在最后一课前后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他的变化吗?

:小弗郎士开始学习是不专心的,后来变得爱学习了。 :小弗郎士由天真贪玩变得懂事、爱学习了。

:小弗郎士由一个天真幼稚,不爱学习,怕老师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爱学习,懂得理解老师,爱法语爱祖国的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3720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