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与诸子登岘山》公开课教案_6

2022-04-15 17:1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与诸子登岘山》公开课教案_6》,欢迎阅读!
唐诗,诸子,风骨,选读,兼备

登临诗导学案



登临诗学习篇目:

示例:1、《登高》《滕王阁》《登金陵凤凰台》(略) 新授:2、《与诸子登岘山》

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4、《九日齐山登高》 5、《安定城楼》 课前资料:

一、登临诗概念

登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所谓登临诗,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楼、山、亭、台、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 二、题目特征

登临诗题目上主要有以下两种表述:

一种题目直称“登某处”或“上某处”,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登岳阳楼》、王安石《登飞来峰》、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

另一种题目中不含“登”“上”等词,但题中或内容点明所登临之亭台楼阁等名称,如曹操《观沧海》崔颢《黄鹤楼》、刘禹锡《汉寿城春望》等;此类题目更多的直接跟“怀古”相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等;还有的题为“题某阁(楼)”,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等。 三、主题表达

1.人生哲思、胸襟抱负。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和王安石《登飞来峰》等。

且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意境开阔,气象宏大,最后两句既包含了一种对人生的哲思(要全面把握、透彻了解问题,必须站在应有的高度),也包含了诗人的那种远大抱负。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也同样如此: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为一代改革家,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王安石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心系天下而敢于革新的伟大情怀。当然,我们把它当成一首生活哲理诗亦可。

2.感时伤乱、身世之悲。如杜甫《登高》和柳宗元的《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等。

《登高》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杜甫登高抒怀之作。此时诗人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3.兴亡之叹,隐喻现实。如许浑《咸阳城东楼》等。

我们先看《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城东楼》是晚唐许浑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在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乡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 4.山长水阔,思乡怀人。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等。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上片描写苑中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愁别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无限的愁苦之情。整首词作表达了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

总之,登临诗在主题方面,或表现人生哲思、胸襟抱负,或感时伤乱、寄寓身世之悲,或于兴亡之叹


中隐喻现实,或在山长水阔之间思乡怀人。 学习过程: 一、注音

鸣鸾( 岘( )山 泪沾襟( 乱战( 薜( )荔墙 酩( )酊( 霑( )衣 迢递( )( 鹓雏( )( 二、登临诗示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接着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学习过程: 1、《滕王阁》

1)首联两句,各从什么角度起笔?

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作者登上高楼,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景色描写的顺序是?(3分) 2)作者为什么选择“芙蓉”和“薜荔”来描写?(4分)

3)以哀景写哀情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哀景?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4分) 3、《九日齐山登高》


【注】①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杜牧出任池州刺史时,与来访友人张祜同游酬唱之作。②牛山句: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泪水滂沱)去此而死乎!”。 1)诗中的佳节是指我国传统的 节。(1)

2)写景的句子中“涵”字用得极好,请加以赏析。(3)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4、《与诸子登岘山》 1)读诗填空

第三句紧承第二句中的“____”字,第四句紧承第二句中的“_____”字。.第五、六句写_______ ,“”“天寒既表现了________ ,又烘托了_________ 末两句才将岘山扣实是因为__________

2)诗人孟浩然与_______齐名,同为唐代____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本诗在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__3分)

3)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4)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5)诗的尾联说读罢泪沾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泪沾襟的原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安定城楼》

找出诗中化用的四个典故,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在“虚”,“更”,“永忆”,“欲回”中来体会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ae4357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