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公开课教案_7

2022-12-11 04:1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公开课教案_7》,欢迎阅读!
怀远,唐诗,风骨,选读,兼备

《望月怀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盛唐诗的主流特点

2. 自读诗歌,交流阅读收获,以培养阅读能力 3. 琢磨诗歌的内容情感及写作技巧 4. 总结以月为意象的诗歌寄托的情感

二、教学流程

(一)“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的特点

1、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2、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3、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4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交流阅读体会 1.作者介绍: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政治家。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后人评价“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2.诗文的大体理解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都在想念着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3. 问题探讨

①“海上生明月”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意境雄浑阔大,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②“生”字好在哪里?

“生”写出明月仿佛有生命、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与张若虚有着异曲同工之

③“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 “此时”“我” 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我” 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④“我”在思念谁?

可以是父母、妻子、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有含蓄、蕴藉的美感。 ⑤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怨”什么?为何“怨”? “怨”的是漫漫长夜,这通宵的月色对远隔天涯的人,因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因相思而怨。这一声“怨遥夜 ,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⑥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颈联写了什么?“怜”“露滋”有何意味?

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怜”应有怜爱之意。 “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意境。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 ,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

“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



⑦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明月何皎皎》

⑧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 “梦”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 “梦”与伊人相见。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

(三)诗歌情感总结

全诗句句扣住“望月”的景色,表达出“怀远”的情感。因望而怀,寓怀于望。

开头一句意境雄浑阔大,起势遥远,没有写“望月”,但望的神情隐约可见,“天涯”二字接得自然,照应到了“远”,而暗示了“怀” 。三、四两句承接前两句来说,情人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于是通宵望月而怀相思之苦。五、六句转写相思的客观情状。七、八句写如此良辰美景,却天涯阻隔,情何以堪?



()拓展延伸

1.回忆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 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分析月亮意象:“悲欢离合”话月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5bd106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