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升级

2022-04-08 21:21: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升级》,欢迎阅读!
城市建设,治理,推进,智慧,升级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升级

作者:张祝平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6年第3



/张祝平

“率先成为特色鲜明、全国领先的信息经济强市和智慧经济创新城市”是杭州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这也必将为杭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倡导以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理念,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破解公共安全难题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开放与统筹并举,优化大数据平台,坚实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提高社会治理决策的科学化与社会治理过程的精细化。当前,在基于大数据社会治理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不足,大量处于零散、孤立状态的社会数据缺乏有序管理和整合。依托大数据驱动治理创新,必须着力破解这两个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政府管理者树立大数据思维意识,打破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岗位之间的单一信息“孤岛”,让各社会治理主体在合理共享各种最新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服务流程,明确职能分工,实现多渠道信息资源互通。另一方面,在规范有序开放政府公共数据的同时,还需要着手管理处于零散、孤立状态的社会大数据,将有价值的公共数据挖掘出来,通过汇聚、利用社会大数据,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形成“内外联动”的合作效应,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性、协作性和创新性。

坚持信息化牵引,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面对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社会治安新形势,要以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坚持信息化牵引,把各种资源、力量、手段统筹起来,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水平。要特别重视利用物理世界之外的“脑力 +信息”发展起来的智能产业,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要善于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建设好维护公共安全的天罗地网。目前,要重视统筹解决好信息化标准体系问题,实现统一接口和共享模式,促进分散于各部门、各领域的智能设施互联互通、整合提升,发挥最大效益,增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

坚持民生导向,推动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力促政府服务升级。要建设和利用好数字化模拟场景服务大厅和行政审批系统等数字化行政服务平台,将公共服务规范化、流程化、直观化、简单化地展现给公众,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着力构建群众诉求数字化服务大平台,面向社会统一受理公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等诉求,将各种诉求表达机制收口“社会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诉求办理流程、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要围绕食、住、行、游、购生活服务主题,利用数字化打造为民服务“e”时代,实现精细化服务。

坚持“五大对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社会治理体制从碎片化到网格化的转变。随着杭州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管理不断遇到各种挑战,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系统网络和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设等途径,努力探索

“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治理模式。从人口活动的空间、过程入手,坚持“五个对接”,即流入时空与流出时空的对接、居住地点与劳务市场的对接、历史情况与现实表现的对接、责任民警与管理对象的对接等,多措并举推进人口信息自主申报工作,使城区公民参与到人口信


息采集工作当中,并及时汇总采集流动人口数据,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对比研判,筛选防控对象、育龄妇女等重点人群。同时,要通过强化宣传推动和执法核查,实现居民遵守法律、自我管理和尊重诚信的社会氛围,运用网格化、信息化和大数据理念,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和动态化管理水平,促进人口管理工作向社会治理方向改进。

坚持“民主促民生”改革,激活社区居民自治,引导和扩大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目前,社会矛盾大多属于利益诉求,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关键是要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引导和扩大社会公众有序参与各项社会事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看到希望”。信息化越来越强调更多的公众参与,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智慧城市在这些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和价值。推进社区治理创新,要紧紧依托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健全和优化社区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把新技术应用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民主促民生”改革,以高效、快速解决百姓迫切需要、普遍关注的小事、急事、难事为切入点,不断创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新路径。

坚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努力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加快打造“法治杭州”升级版。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核心,增强城市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 资本为后 盾, 点抓好善治政府、和谐社区、绿色经济等任务,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大数据的到来,必将迎来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时代。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把中央和省委部署转化为建设“法治杭州”的具体行动,全面实施《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杭州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深化改革、“一号工程”、“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浙商回归”、城市“四治”等重点工作作为深化法治杭州建设的大平台、试验田、活教材,在推动重点工作中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加快打造“法治杭州”升级版。

(作者系杭州市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d191b5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