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教案

2023-02-15 23: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教案》,欢迎阅读!
湖上,教学设计,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的读音,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走进诗境,感受西湖晴天和雨天的不同风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西湖与西子之喻的巧妙,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西湖晴天和雨天的不同风光。 教学难点:领会“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妙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学生谈感受。

2.教师点明:“爱国”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假大空。生养自己的父亲母亲、家乡的山川草木、伴随自己成长的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都值得每个人深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游览西湖,走进《饮湖上初晴后雨》,感受祖国壮美的山河。 (二)初读 1.释题:

观察诗题,看看能推测出哪些信息?(预设多名学生回答“饮”可以得知苏轼喝酒后诗兴大发;知道天气,先晴天后下雨;知道了地点,在湖上) 2.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具体指导字词“潋滟”的书写及“抹”多音字区分。 3)教师范读,学生认真感受节奏,并根据教师指导指名读。 (三)析读 理解诗句:


回顾学习诗句的小方法:看注释、看插图、看工具书、发挥想象。 四人为一组,尝试运用以上方法,看看诗人诗兴大发后写了些什么? 学习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1.分享所采用的方法。(看注释,“潋滟”是波光闪动的意思,把意思放回到诗中,就能看懂诗句了)

2.诗人写的是什么?(西湖晴天的时候,湖面上波光闪动)

3.这句诗写的是什么天气下的西湖?(晴天 板书:晴天 )什么景物?(湖水)湖水是什么样的?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潋滟” 板书:潋滟

4.发挥想象,将这里的画面呈现出来。(在晴天阳关的照耀下,西胡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美极了)

5.那苏轼仅仅写了西湖晴天的美景吗?(对,还写了西湖的雨景 板书:雨 引出下句) 学习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1.谁能来说说雨天西湖的景色?(预设学生答错:雨天的西湖很奇怪,山很朦胧)板书:奇 2.教师引导思考纠错:这里的“奇”是奇怪的意思吗?我们想一想,当用“奇”字形容优美景色时,用哪个词更好?我们来组一组。(奇特、奇妙、奇异)得出合适的答案“奇妙” 3.教师总结:相比之下,这样解释是不是更恰当一点。看来我们还解锁了新方法,通过组词的方法来解读古诗。

4.你们是怎么知道山色十分朦胧呢?(看插图。图片中的山模模糊糊的)所以我们看图也就明白了“空蒙”的词意。板书:山 空蒙

5.教师总结:图文结合,我们可以更容易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到雨天西湖迷茫缥缈的山色。 过渡:短短两句诗中,我们就领略到西湖两种不一样的景致。那苏轼更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呢?看同学们也很犹豫,那我们继续学习,找找答案。 学习第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1.先来读读这个句子,重读“欲”“比”二字。想想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二者是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有一个“西”字) 2.还有什么相同点呢?先来看看西子的图片。

3.原来西子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大家喜欢她吗?(喜欢,图片上的西施特别美) 4.那苏轼把西湖和西子相媲美,可见?(西湖中苏轼的眼里可真美啊!板书:西湖 西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d46953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