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分为哪三候

2022-07-20 19: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夏至节气分为哪三候》,欢迎阅读!
夏至,节气,分为

Word文档

夏至节气分为哪三候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是中国

对于北回来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下面是我细心推举的夏至节气分为哪三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会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

夏至分哪三候

慢慢变成夏季星空。

初候,鹿角解【 音骇】

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後,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

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二候,蜩【 音调】始鸣【《月令》注疏作蝉始鸣】

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知了是

可见,在酷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螿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螿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

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於盛阳感阴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夏至简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来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到达全年最长。

1 / 2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来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来线及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

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剧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黄昏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奇异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秀丽,常常带来局地灾难。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

夏至饮食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


Word文档

·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举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在这里,还要向大家隆重推举一种食材——生姜。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养分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确定好处。另有男子不行百日无姜的说法。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爱惜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夏至后,气温慢慢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整,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留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合饮用绿豆汤。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留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留意调养。《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擅长调整,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2 / 2



夏至节气分为哪三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be5ba47f3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