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的艺术特色

2022-12-08 13: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
钱钟书,魔鬼,先生,特色,艺术

谈《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的艺术特色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是钱钟书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创作的一篇奇文,收录于其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在作者幻设的情景之中,魔鬼深夜偶然到访,与其对话,话题关乎引诱、出名、自传、引用、谦逊及灵魂等。持着一贯的钱氏风格与特色,《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以魔鬼作为主体,描摹人生,讽刺世态,于戏谑之中见真知灼见,意味深长,鞭挞人心。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对《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文艺术特色的赏析,希望得以管窥到钱先生思想的深邃精辟以及其文学创作的独树一帜的风格和艺术色。

一、 概念艺术-迷人

初读《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便觉颇为有趣。阴间的魔鬼与阳间的作者竟然对起话来,不得不说怪诞之余还会觉得有那么点新奇。“‘论理你跟我该彼此早就认识了’,他说,拣了最近火盆的凳子坐下:‘我就是魔鬼’??”,文章一开篇就直入正题,将镜头直接聚焦访谈的场面。而相较之下钱先生的妻子杨绛先生的《魔鬼夜访杨绛》的开头却显得失色一些,这种构思巧妙的如一个谜一般吸引着读者,使人迫不及待接着往下读。接着就是大篇幅的人与魔鬼的对话,事实上却大部分都是魔鬼在讲述。这个机缘巧合下错进作者屋子的魔鬼,饱经历史沧桑,表面上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其实却是“否定精神”的化身。所以他在这个夜里面对作者侃侃而谈,他出语不合逻辑却处处歪打正着。最后他仿如一滴雨归于大海,消溶而吞并在无边无际的夜色之中。从头至尾,他是作者整个构思的主力军,是贯穿全文的主体,他这个魔鬼形象本身就使得这篇文章有了奇异之处。整篇文章的构思都与通常的散文不同,钱先生的自由思维和存在于意念之中的那种感觉使文章显得扑朔迷离,怪诞新奇。

魔鬼之夜拜访钱钟书先生最巧妙的想法是作者和魔鬼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不仅是钱钟书和魔鬼之间的对话,也是钱钟书和他自己、他的朋友、读者、对手甚至他的情人之间的对话。有点像屈原和渔夫。渔夫向屈原指出了在世上的生活方式。“挖泥土,掀起波浪,喂谷物,啜饮百合花”。然而,屈原做不到。他只有一次死亡。屈原在这里只是屈原本人,而渔夫代表的是世俗的观点,这是他不想要的

能认同的人生哲学,可是同时也是屈原的内心的一种真实想法,是他心底的另一个声音――他的确劝说过自己随波逐流,但是他和这种想法的对话的结果是:他最终做的判决是死刑。而《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这场对话的结果是:一场心灵的流放――“无边无际的夜色在静等着他。他走出了门,消溶而吞并在夜色之中,仿佛一滴雨归于大海”。二、语言特色――幽默讽刺,涵蕴深刻

钱钟书的话往往诙谐、尖锐、讽刺。他的幽默和讽刺

也是带有独特韵味的钱钟书氏的幽默和讽刺。钱先生学贯中西,博闻善说,睿智幽默。他作品创作中的浓郁的讽刺意味素来为人们所乐道。《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是钱先生在


30年代末创作的,他自己曾说“二十岁不狂是没有前途的,三十以后还狂是没有头脑的”。个人认为讽刺和一个人的张狂之气是或多或少有联系的,所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才会借助魔鬼之口实则是钱先生自己的思想讲出那么多带有辛辣讽刺味儿的评论。《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文笔幽默酣畅,如行云流水,很像中国的“太极”,招招无力实则招招俱实,属于典型的钱氏风格。讽刺、挖苦全包含在他一贯的冷幽默里,在读者会心一笑、再笑、还笑之间痛陈人世的各种怪现状。如魔鬼错进钱先生屋子后说“内地的电灯实在太糟了!你房里竟黑洞洞跟敝处地狱一样!不过比我那儿冷;我那儿一天到晚生着硫磺火,你这里当然做不到――听说炭价又涨了。”钱先生此文的写作时间正是国难当头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钱先生此时刚刚从国外学成回国。联系到文章后面魔鬼的“应酬还是有的,像我这样有声望的人,不会没有应酬,今天就是吃了饭来的。在这个年头儿,不愁没有人请你吃饭,只是人不让你用本领来换饭吃。这是一种苦闷。”的感慨,而杨绛先生也在其书《我们仨》中回忆他们在那时期的生活“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钟书与世无争,还是不免遭人忌恨??”因此都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在借魔鬼之口剖析世情,感叹人生,宣愁泄愤,意在揭露与讽刺。有人说,三四十年代钱先生不向恶势力俯首,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社会。这些的确是可以从该文中一些极具讽刺意味的魔鬼之言里找到那么些蛛丝马迹的。又如魔鬼在谈到自传时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不认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郊游,传述别人的轶事。??自传就是别传。”魔鬼对那些假模假样的作自传的人的揶

这与钱先生自己的观点完全相同,“自传不可信,熟人记忆不可信,古代的官方和非正式历史也是如此”。正如魔鬼所说“如果你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反对阅读,我当然想改变谈论书籍的方式。我还认为你不必阅读书籍,除了你自己的书——而且阅读你的书太短了。我怎么能有时间阅读经典?我将向科学家谈论发明,向历史学家谈论考古学,向政治家谈论国际形势,在展览上谈论艺术欣赏晚餐时做饭。不仅如此,有时我更喜欢和科学交谈,向考古学家谈论政治和文学艺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很乐意让他们学到一些智慧;你不必选择正确的曲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1a822e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