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自考应用心理学名词解释

2023-04-28 12: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大自考应用心理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自考,心理学,北大,应用



1st

1.应用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它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2.基础心理学往往建立在严格的实验室研究基础之上,有时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

3.临床心理学22)它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和技术,对病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评估,并利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人们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问题,指导人们发展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 4.焦虑:45)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组成的情绪状态。 5.抗拒:36)是一种防卫作用,防卫潜意识中的不合理欲念复现到意识层面时,会感到羞愧而焦虑。因此当出现抗拒时其中肯定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可能就是他心理病因的所在。

6.抗拒分析:当出现抗拒时其中肯定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可能就是他心理病因的所在。这些表现应该成为咨询者特别注意的焦点,化解来访者的抗拒,让其说出心中的隐密,就叫做抗拒分析。

7.健康:66)指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康宁完好的状态,不只是说没有病或者不虚弱。 8.行为保健:72)是行为医学的一个专门分支,它专门研究目前健康人群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功能失调。行为保健多涉及吸烟、饮酒、饮食、锻炼等方面的研究。

9.健康心理学72)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心理学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治疗方面的优势,探讨如何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确定健康、疾病及功能失常的病因和诊断方式,影响和促进个体保健意识和公共保健体制。

10.健康风险因素:75)指同某种疾病或后果有特异相关性的行为变量或个体条件。

11A型行为:78)指那些以敌意、竞争、关注数目和获取物体、过分夸张的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行为方式,具有这类行为特征的人可以称为 A型人。 12.应激:83)指个体对于知觉到的生理或心理事件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往往造成生理或情绪上的伤害或紊乱。 13.社会支持:89)来自朋友或家人的物理和心理方面的帮助和关心。

14.学校咨询心理学是指运用教育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各级学校中开展工作,帮助学生处理和应付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 饮酒间接危害:指酒精对人心理、社会或经济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因为过量饮酒影响人的认知、注意、判断和思维,往往导致各种意外,造成个体和社会性伤害和损失。主要包括犯罪和事故。

15.直援模式:当教师或家长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或时间精力不足,而无法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时,顾问往往采用直援模式,由顾问承担直接解决问题的角色。

16.指导模式:教师/家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自己制定干预计划。他们需要顾问只是因为缺少某些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执行计划的信心。

17.事件后信息:指事件之后警察的询问、媒体报道、他人陈述等,有可能进入证人的记忆当中,与原先的记忆相混淆,成为其主观认定的“事实”

18.预先假设:指预先假定一些现象是存在或正确的。

19.认知不足:指个体在强烈的情绪体验状态下认知、判断和评价能力的下降现象。

20.清白队伍控制组:在排队辨认罪犯时,先让证人辨认完全由无辜人员组成的一组人员,如果证人错误指认其中的任何人,可以获得提醒,增加后后的准确性;如果证人正确地排除所有无辜人员,无疑他的自信得到增强。

21.恢复情境:指证人在看到嫌疑犯之前,先看犯罪现场和受害人的照片。

22.编码特异性原理:如果能获得与当初编码和识记时一致的线索,那么事件的回忆将有所改善。因此,尽可能多地再现犯罪现场情景,将有利于帮助证人进行全面、准确的回忆。

23.控制问题技术:149)即在问卷中包括一些有关案件或事件的敏感性论断,同时也包括一些起意在激起被测验试者负罪感或焦虑的控制性问题(与眼前案件或事件无关),如果被测试者对控制性问题的反应更强烈,说明他在讲实话,否则就是在说谎。

24.犯罪知识技术:即在测试过程当中向被测试者插问一些只有犯罪人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被测试者否认对这类问题的了解,而生理反应比回答其它问题时强烈,那些么他很可能就是罪犯或知情人,而且在撒谎。

25.实验记忆增强:指让人回忆有关事件的全部记忆,经过一段时间后,让他再回忆一次,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起额外信息。有意思的是,通过反复尝试记忆所获得的信息同催眠下的回忆有些相似。

26.外在动机:通过给予表扬、奖品、奖金、荣誉等,依然可以影响那些成功欲望不高、高度害怕失败的人投身于体育






2nd

竞赛之中。我们把这种由外在因素激发的行为倾向称为外在动机。

* 可用性启发:162)是一种认知机制,它指人们往往根据可利用或可获得的知识、概念和事件来采取简洁的认知策略。容易提取的知识、概念、事件往往占据认知优势,个体倾向于肯定它们并认为它们真实、重要。

27.自我效能:187)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人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28.参与示范:指为了不让人体验到失败,先让个体观察别人示范一项任务,然后再在其他人的协助下成功地完成该任务。

29.好应激:194)同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应激。 30.差应激:同消极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应激。

31.状态焦虑:指因为特定情境引起的暂时不安状态。

32.特质焦虑:指一种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物质,它表现为一种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 33.唤醒调整(干预)201)指用各种策略去改变现有的唤醒或焦虑水平,有时我们也用应激管理来指同样的事情。唤醒调整或干预策略总的可分为两大类:放松(降低唤醒水平)、鼓励加油(提高唤醒水平)

34.认知干预:207)指通过改变或影响个体已有的认知思维模式来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水平的各种主动措施。 35.想象:是指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来想象各种有关情境,即主观形成有关某一事物或情境的表象。 36.内在想象:208)指个体假想自己在躯体内部,主要考虑肌肉运动知觉。 37.外在想象:指个体假想自己从外部来观察自身,主要关注视觉化的场景。

38.敌意攻击:又称反应性攻击或愤怒性攻击,指以伤害他人为首要目的的攻击行为。

39.手段性攻击:也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主要目的不是要看被攻击者的痛苦,而是想获得其他好处,诸如比赛的取胜、威望、钱等。

40.主场优势效应:认为运动队在主场比赛时取胜的几率要高于在客场比赛的取胜率。

41.锻炼成瘾:指由于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很强的锻炼欲望,放弃某种锻炼活动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反应。 42.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环境心理学既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也关心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43.噪音:指人们感觉不舒服或者不愿听到的声音。也就是说任何可能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或者心理上不认同的声音,都可能被视为噪音。

44.季节性情感障碍:242)心理学研究发现,冬季有少数人会变得懒洋洋、心情不愉快,甚至变得抑郁等;到夏季则出现相反的极端,有少数人会变得近乎躁狂。这种症状被认为同阳光光照量有关,在临床上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45.贝克--米勒粉红:241)人们发现在少年管教育所、精神病院、警察局禁闭室中如果应用这种颜色来喷涂房间,能够有效地抑制暴力和攻击行为。

46.个人空间:指我们每个人身体周围一种无形的区域,它确定我们每个人与他人保持多大的距离,或者允许别人接近自我的程度。

47.领地行为:指动物占领、标定和保卫一块属于自己的栖息地的行为。

48.先行策略:指在行为改变之前采取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态度的改变,即个体对环境保护的评价和反应。 49.随后策略:是在已发生的行为之后进行干预,它包括强化、反馈以及政策改变和革新。

50.人事心理学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当中的个体行为差异和工作绩效差异,客观地测量、解释和预测这些差异,尽可能使“人”与“事”相配。

51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它系统地研究如何吸引、选择、保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以实现个体和组织双方的目标。 52.工作分析:278)分析某项工作的具体任务,确定员工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付诸哪些具体行动。

53.收获率:指通过招募各环节的人数与候选人数的比例。

54.彼得原理:认为人们 很容易晋升到自己不胜任的位臵为止。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很能干,他就很容易获得晋升;如果不再能干,晋升的机会就少了。

55.加权申请表:根据研究资料确立普通的职位申请表格,表格上的各条信息可能有不同的权重系数,从而有助于系统而且有差别地考虑各种个人信息。

56.工作样本法:从实际(管理)工作中选取一些工作任务,通过测量一个人在这些任务样本中的表现来预测其今后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5b3c86cc22bcd126ff0c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